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九大提交的报告起草,起草小组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Getty Images)
【熊猫时报讯】去年 10 月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今年下半年召开中共十九大后,这个 5
年一次大会的筹备工作便随即展开,除了人事安排,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九大提交的报告起草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起草小组组长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担任。
新华社发表的中共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诞生记透露,政治报告起草小组于大会召开当年年初便开始运作,在 4
个月的时间裡完成专题调查研究、总体框架、主要内容、重要论述的确定,于五月前完成初稿并提交送审稿,中共政治局将在五月和六月分别召开常委会和全体会议就此稿进行审议。按照惯例,中共总书记将在随后的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就报告内容向高级官员们「吹风」,如
2002 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625 讲话」。转入 8月,报告「徵求意见稿」印发全国党政军省部级单位;一个月后「徵求意见」以「党外人士座谈会」方式,由中共党内转入党外。十九大前夕,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将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七中全会),对这份报告讨论稿进行最后审议,完成修改后表决通过。
将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两份报告关于香港问题的论述加以相对照,不难发现其中的多处变化。字数由 294 字增至 466
字,在字字珠玑、文字高度浓缩的报告中增加 172 字,表明中共最高层对香港问题的关注,意识到香港问题的複杂。2007
年的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的提法,无疑与 2003
年的「二十三条」立法风波以及之后动荡的香港政局有著直接关系。
中央对港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等强调性的表述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可以看到
2007 年至 2012 年五年间香港局势的变化以及中央对港政策的调整。
关于香港的具体发展方式,由十七大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12
个字、三项内容扩充到「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32
个字、四项内容,特别是「推进政改」前加进「循序渐进」是一项重大变化,也是人大常委会「831
决定」的「伏笔」。此外,由十七大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到十八大「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表明中央对「外部势力」的戒心和忧虑有所增长。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央对港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将香港放在「治国理政」的国家层面的具体定位,这句话在当年胡锦涛出席香港回归
15 周年庆典讲话中就有提及。所以,今年习近平在回归 20 周年庆典大会的讲话,将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香港论述的要点预告。
分析中央未来对港政策、预测十九大报告中香港问题的表述,可以从下月林郑月娥赴京接受特首任命时与习近平、李克强与她的交谈,习近平 7 月 1 日在香港回归
20
周年庆典讲话看到基本脉络。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否仍有中共十七大之后屡有提及的「推进民主」?虽然这四字在上月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有出现,但却从林郑月娥当选特首后中联办负责人的相关讲话中消失,它能否在未来正式讲话式文件中重现,将折射出中央在是否重启政改问题上的态度和考量。
(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