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侏羅紀化石 首證「小飛獸」存在

 

       中、美科学家对辽宁、河北出土的侏罗纪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1.6亿年前地球上已经有滑翔哺乳动物的存在,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新京报》报道,《自然》刊出〈侏罗纪新的滑翔哺乳动物〉和〈侏罗纪生态系统中哺乳动物中耳和捕食适应进化的新证据〉两篇文章,出自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芝加哥大学和河北地质大学组成的团队,介绍两种最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哺乳型动物化石研究成果。

  体重不足200克 属哺乳动物

  2013年,科学家分别在辽宁建昌县和河北青龙县距今约1.6亿年的晚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两种动物化石,命名为似叉骨祖翼兽(Maiopatagium
furculiferum)和双钵翔齿兽(Vilevolodon
diplomylos),前者体重约120克至170克,在中生代哺乳动物属中等体型,后者体重介乎35克至55克,属典型中生代小哺乳动物,两者都是哺乳动物演化的早期分化灭绝支系——贼兽类的新品种。

  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孟庆金指出,成果证明侏罗纪时期的哺乳动物多样性远超想像,两种「小飞兽」的发现,证明哺乳动物已由地面栖息向空中运动演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