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欧盟 团结了谁?

  【熊猫时报讯】虽说不让人喜欢,但有些首都还是具备了自身的政治个性。美国总统大选时,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华盛顿」选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与希拉莉(Hillary
Clinton)的对垒。对于许多欧洲人来说,布鲁塞尔(Brussels)是个政治人物——策划欧盟这个始终不得以完整实现之梦想的官僚。这位漫画人物刚刚上演的复活故事恐怕要让《圣经.约翰福音》中因耶稣一言死而复生的乞丐拉扎勒斯(Lazarus)都相形见绌了。

  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前夕,许多人感到布鲁塞尔已开始衰败。即便位列全球第三大市场的欧洲单一市场还尚未完全建立,欧盟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两个重大项目——欧元和申根区内自由跨境——已经陷入了不同形态的混乱。尤其是来自英语世界的经商者,被欧盟不靠谱的官僚主义气得七窍生烟。管理不善使欧洲大陆陷入经济疲软、太多银行资不抵债以及了无大型科技企业的困境。政治上,曾推动欧盟前行的法德联盟已然崩溃,连曾经为了维繫欧盟而顽强奋战的默克尔(Angela
Merkel)也清楚表示,她的成功与布鲁塞尔的那帮小矮子无关。

  英国脱欧公投前,欧盟的人无一得以在公开场合下接近倡导留欧阵营,因为怕他们坏了留欧派的事;摆脱布鲁塞尔是脱欧派的集结号。脱欧派获胜的第二天,许多支持脱欧者兴高采烈地预测其他国家也会步英国的后尘。英国独立党党魁法拉奇(Nigel
Farage)宣告说,欧盟是「一个已被拒绝的政治项目」。

  如今,布鲁塞尔重生了。两个事件改变了一切:第一件,也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正是英国脱欧;它非但没有毁灭欧盟,反而促成了欧盟的再次统一。第二件则是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今年5月当选法国总统,这带给欧盟新的意义。

  相对于所有的鸣哀讨论,布鲁塞尔对于英国时运的惊天逆转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作为一直以来欧盟的主要批评者,英国以最娴熟的手法赢得了退出欧盟的机会,然而与其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还不如说是用机关枪反覆扫射了自己双腿。法拉奇的获胜演说显得与美军入侵伊拉克后小布殊(George
W.
Bush)那条「任务完成」横幅一样幼稚;英国非但未能成为其他国家脱欧的引路明灯,反倒是英格兰人製造的混乱吓得荷兰及法国选民选择了亲欧盟领袖,而文翠珊(Theresa
May)要求实行硬脱欧的错误言论也促使欧盟其他成员联起手来反对她。文翠珊宣佈6月举行大选,以巩固脱欧授权,却丢掉了她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及她本人的信誉,并使关于英国最终留在欧盟的讨论再度复活。

  上个月,伴随英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银行纷纷考虑移师其他欧洲国家首都的形势,首相文翠珊的脱欧谈判团队抵达了布鲁塞尔,所有涉及脱欧的规则都对欧盟成员而非脱欧者有利。与此同时,与文翠珊所谓「达不成协议比达成不利协议要好」的扬言相对应的是,对欧洲出口佔据了英国对外出口的44%,相反英国佔欧洲出口市场的比例只有9.5%。达不成协议会是场灾难。正如欧盟主要谈判官员所指出的,文翠珊关于零摩擦脱离欧盟的保证不可能实现。部份英国人已开始尝试重提留在欧洲关税联盟内部的想法。

  看著傲慢的英国人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上侷促不安、高谈阔论和逐渐向现实低头,就足以让布鲁塞尔高兴几个月了——或许尤为如此,因为文翠珊将与欧盟谈判的任务交给了三位脱欧派:约翰逊(Boris
Johnson)、霍理林(Liam Fox)和戴德伟(David Davis)。

(彭博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