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最近十多年来,台湾绿营与独派阵营渐渐明白,“中华民国”的招牌太好用,台湾独立建国一时半刻很难达阵,于是改采“借壳上市”的幌子,以“五鬼搬运法”,逐步从历史、文化、语言下手,制造“天然独”的下一代,以量变产生质变。但刨掉中华文化的根,台湾文化还剩下什么?台独建国就能成功吗?
从最早的党政军退出媒体、去蒋化与去中华民国化、教科书课纲修改、拆毁蒋中正与孙中铜像、扩大纪念台共叛乱团体二七部队,一直到最近抢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妇联会与救国团被扫地出门、不当党产委员会的清算斗争、计画修改三军军歌等等,绿营无役不与。
最新发展的是,政治大学校歌,歌词里“建设中华民国”将改为“维护自由人权”,“实践三民主义”改成“实行民主法治”。其次,私人经营多年、以教导儿童学国语为目标的“国语日报”,教育部以莫须有的理由,要收归国有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最可笑的是,高中国文课本的文言文比例,竟由一群不相干的外行人,主张大幅降低。但问题根本不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而是目前高中三年的国文课本里,总共只有20篇文言文,平均一年读不到七篇,这有什么好吵的?
但特定立场的一群人宣称,文言文就是“国民文化养成的枷锁,阻碍国民心灵的开展”,应该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文学教材,以“与世界接轨”。
试问,如果高中数学、物理、生物教材修改,是由一群不懂专业的人主导,主张删掉代数、几何,只教加减乘除,大家该不该接受?牛顿和达尔文都不是台湾人,应该改台湾人发明的科学理论吧?
同理,要与“与世界接轨”,那干脆国文都废了,改教英文;如果嫌文言文太难,白话文也不容易吧,现今很多年轻人连写篇白话文都不通顺,那改教注音文和火星文好了。当全世界都在兴起中文热的时候,原本享有中华文化优势与正体字传统的台湾,却在自废武功,与世界“脱轨”。还有,台湾民间信仰与习俗最受关注的关公、妈祖、三太子(哪吒)、歌仔戏,那个不是源自中华文化,要不要与他们一刀两断,切个干净?
说穿了,这些都是“文化台独”的“奥步”,意欲以文化、历史和语言的五鬼搬运法,实现政治目的。
绝大多数台湾人都不会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但这并不代表,台湾应该斩断中华文化的根基,而且就算斩得断,台独也不会建国成功。
过去在戒严的年代,国民党将中共、党外与台独视为“三合一敌人”,如今回首却丝毫没有沧海桑田的感觉,因为中共与台独在某方面而言极其相似,两者向来都以“消灭中华民国”为首要职志。
但当中华民国被消灭的那一天,就是台独与中共正面摊牌的时候。台独与绿营人士可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