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罗兴亚问题背后的话语权之战

  

  在缅甸不少人眼中,“罗兴亚人“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孟加拉非法移民

  【熊猫时报讯】讨论缅甸的罗兴亚问题,用字上的选择十分关键——随着若开邦的冲突再度成为国际焦点,各方在加紧行动的同时,也在抢夺事件的话语权。

  在事件中心的族群自称“罗兴亚人”,但缅甸政府及当地媒体并无使用这个名称,他们唤这群人作“孟加拉人”。

  “少数民族”

  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发言人年温(Nyan
Win),今年八月底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表示:“我觉得使用什么名称是个重大问题。他们形容‘罗兴亚’为一个种族,但这是完全错误的。”

  年温指,目前没有罗兴亚人存在于缅甸的“历史记录”,将其称为种族“是对缅甸主权的侵犯”。

  但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罗兴亚人世代居于缅甸,并不全然淮确。

  虽然该族群于1950年代才开始使用“罗兴亚人”一词,但南亚人及穆斯林在若开邦聚居已有几百年。该地区曾经是独立的“阿拉干王国”(Arakan
kingdom)。

  之后,不断有南亚人迁移至该地区定居,包括英治时期的(1824-1948)的南亚工人。

  “非法移民”

  缅甸当地民众究竟如何看待这个族群?有论者认为,国际社会并无理解当中的复杂性。

  缅甸1982年实施的公民法,并不承认英治时期移民的公民权,但前英国驻缅甸大使汤金(Derek
Tonkin)则指,与媒体所描述的不同,缅甸政府将现居若开邦、于1948年后非法入境的民众视为罗兴亚人,这群人占目前若开人口中的三成。

  缅甸政府认为,罗兴亚一词“源自巴基斯坦或孟加拉的圣战组织”。

  “罗兴亚不是一个种族,而是一个政治建构出来的概念,这是很清楚的。”外交杂志《外交家》(The Diplomat)一名评论家写道。

  “国际社会使用‘罗兴亚人’一词,以确立若开邦穆斯林族群存在的论述。然而,研究罗兴亚史的学者并不认为这是事实唯一的版本。”

  “这是非常重要的合法性问题,但国际社会却没有尝试了解当中的复杂性。这令若开邦的佛教徒越来越感到不被理解、被针对。”

  “孟加拉恐怖份子”

  缅甸政府目前对罗兴亚问题的取态,亦侧面证实了这个观点。

  早前土耳其副总理在推特上,分享了一批声称是罗兴亚冲突的照片、结果被证实并非摄于今次冲突。缅甸政府实际掌权者、国务资政昂山素季首次回应罗兴亚冲突时,就提到这件事。

  “土耳其副总理分享的这些假消息,只是众多虚假消息的冰山一角。这些经过计算放出的假消息,意在挑起不同族群间的纷争,协助推动恐怖份子的议程。”昂山素季的办公室表示。

  今次暴力冲突的触发点,是“若开罗兴亚救世军”于8月25日攻击若开邦的数个警岗。

  缅甸政府指控,该组织有意在缅甸建立伊斯兰国度,并发动“反恐”军事行动。

  据联合国估计,冲突再起至今已经有超过1000人丧生,逾30万人由缅甸逃亡至孟加拉。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引述目击者指,一些罗兴亚民居被军队用军用直升机、迫击炮等破坏、焚毁。该组织利用卫星图像,确认到21个发生大型火灾的地点。

  面对这样的形势,缅甸当局对用词十分谨慎。政府警告媒体必须使用所谓的“恐怖份子”一词——连使用略为温和的“叛乱份子”也不可以——否则将面临整肃。

  当地新闻网站Mizzima引述昂山素季办公室的官方声明表示:“不以‘孟加拉恐怖份子’称呼若开邦的施暴者,就暗示该媒体支持极端恐怖主义及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社交媒体上的舆论战

  与缅甸政府立场相似的言论,正在透过推特广泛传播,尤其在就事件发声的国际名人的推特留言下更是常见。

  非政府人权组织Fortify Rights总监史密斯(Matthew
Smith)就批评,土耳其副总理在评论时事件转发虚假图像,是一次“无助于解决问题”的介入方式。

  虽然史密斯是在批评这些虚假图像,但在他的发言下方,大批以缅甸名字注册的推特用户,仍然狠批他正在传播这些处假图像。

  有推特用户更上载一些血腥的尸体图片,指他们是“被孟加拉恐怖份子杀害”的受害者。另有网民传播一些卡通,当中描绘罗兴亚人一边寻求国际人道援助,一边暗地里杀害缅甸平民。

  其他发言支持罗兴亚人的国际名人,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以及人权观察执行主席罗斯(Ken Roth)的推特下方,亦有不少这样的留言。

  周边地区支持哪一方?

  东南亚地区一些其他国家的政府,也附和着缅甸当局对事件的定性。

  9月5日,泰国政府宣布应缅甸政府请求,会将罗兴亚人称作“孟加拉人”,并要求该国传媒跟从。

  印度总理莫迪9月7日会见昂山素季时,则表示他“对若开邦的极端主义暴力、针对安全部队的暴力,以及对当地无辜平民的影响感到忧虑”,因此招来回避争议的指责。

  然而,支持罗兴亚人的势力亦在争取话语权,当中除了政治领袖,还有伊斯教及圣战组织。

  阿尔盖达的也门分支及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均呼吁穆斯林声援罗兴亚人,一些支持伊斯兰国的即时通讯群组亦在传播同样的讯息。叙利亚新兴武装组织“沙姆解放联盟”(Hayat
Tahrir al-Sham )也曾就事件发言。

  雅加达“冲突政策与政治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cy Analysis of
Conflict)就警告,一些东南亚人有强烈意向加入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该研究所的总监钟斯(Sidney Jones)指出,印尼强硬派穆斯林组织“伊斯兰防卫者阵线”( Islamic Defenders
Front)近日规模大增,有数以千计的人登记成为义工,前往向罗兴亚人提供援助。

  东南亚地区已有数个活跃的圣战组织,包括菲律宾南部的“毛特组织”(Mautes)及印尼的“神权游击队”(Jemaah Ansharut
Daulah)。上述两个组织均于中东的伊斯兰国组织有关联。

  分析人士均认为,恐怖主义组织正在支持甚至渗透若开罗兴亚救亚军,但该组织强调其首要目标是保护罗兴亚人,免受缅甸政府的“压迫”,否认与其他圣战组织有联系。

(BBC)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