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9月19日发表演说,表示缅甸政府在若开邦的问题上“不畏惧国际监察”
【熊猫时报讯】与西方国家不同,多个亚洲国家均已表明对缅甸政府的支持;其中,中国的态度较受关注。
罗兴亚难民问题持续已有数年。今年三月,中国及俄罗斯曾联手阻止了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关注若开邦局势的声明。
新一轮暴力冲突在8月爆发,中国外交部多次表明支持缅甸政府的立场。缅甸国有通讯社更引述中国驻缅大使洪亮称,对缅甸政府打击所谓的"极端恐怖分子"和协助人民的行动表示”强烈支持“。
缅甸国家安全顾问当墩(Thaung Tun)本月初就表示,缅甸将会仰仗“友好国家”,包括中俄等国,阻止联合国就危机通过决议。
“中国是我们的朋友,俄罗斯也同样。所以这项议程不可能(在安理会)继续推进。”当墩其时表示。
安理会上周罕有地就罗兴亚问题发出联合声明,关注缅甸政府军的军事行动中出现过度武力——这是九年以来,安理会第一次就缅甸问题达成一致,意味着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中方亦同意此声明。
然而据法新社引述外交人员报道,埃及在会上曾提出,在声明中加入要求缅甸允许罗兴亚难民回国的字眼,被中方代表阻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学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刚向BBC中文表示,中方所采取的立场,是希望避免激化矛盾。“中方不赞成去谴责,不希望再采取激化进一步对抗的措施,”张学刚解释:“这无助解决问题。”
张学刚指目前罗兴亚问题被“过度政治化”,甚至牵扯上大国之间的竞争,令事态变得复杂;如果国际社会持续“单方面”向缅甸施压,只会令冲突加剧。
西方的批评会将缅甸进一步推向中国吗?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库恩早前为BBC分析,中国在罗兴亚问题上选拣支持缅甸政府,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中国国内本身亦有少数民族问题(如疆、藏地区),因此不会在国际上倡议他国政府对少数族裔需负上更多责任;其次、中国在南海主权争议等问题上,与多个东盟国家交恶,需要缅甸这个东盟成员国的支持。
而最为明显的一点,是缅甸处于“一带一路”版图的重要位置。若开邦位于缅甸西部,是中国绕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一带一路”的输油管计划及皎漂深水港,均位于若开邦。
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任期内,缅甸实现了民主化改革与全国直选,被软禁多年的民主运动象征成为政府领导人,美缅关系明显向好,而一直与缅甸军方关系较密切的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如密松水坝)则一度触礁。
然而,随着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减弱,中国在缅甸外交政策中份量越来越重。对缅甸而言,除了重大经济利益,缅甸国内严重的少数族裔问题,亦有赖中国介入斡旋。
缅甸当地媒体The
Irrawaddy评论指,外界曾经认为缅甸的民主化会削弱中国与缅甸的关系,但此一预测已被证实为误,中国目前正持续地在罗兴亚问题一事上,为缅甸提供“外交保护”,成为了昂山素季政府的关键盟友。
不过,日本国际大学的缅甸专家貌昂妙分析指,缅甸政府军与中国建立的关系,是“密切但相当平衡”的,军方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同时,亦与泰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交往。
“从军方的军备采购源可见,他们正在分散投资。”貌昂妙形容。“当然,基于中国对中缅边境少数民族武装的影响力,军方确有着力与中国拉近关系。”
在今次危机中,除了中国以外,其他亚洲国家亦表达了对缅甸政府的支持,包括印度、泰国等。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