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看日期,还以为这是文革的报纸
评论员 蓝雨
中国贵州省一份地方报纸《黔西南日报》
先后于11月10日和14日,在涉及习近平的报导中,对习冠以“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谓,引发社会关注。这是中国官方媒体在中共十九大以后第一次用“伟大领袖”称呼习近平,也是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有中国媒体对领导人冠以该称号。
对“伟大领袖”这种用在毛泽东身上的措辞时隔多年“重出江湖”,引发的个人崇拜之风,有关部门立刻出文杀停。
11月17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的文章,冠以习近平八大称号,为中国媒体宣传“划框架”:新时代的领路人、开创性的领导人、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党的核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勤务员、有担当的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家、重塑军队和国防的统帅、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领袖、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新华社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官方认可的对习近平的标准称谓。
第二天即11月18日,《黔西南日报》电子版涉“伟大领袖”的相关内容即被全部删除。
同时,一份《近期文化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的内部文件被曝光,其中规定:“凡有‘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字样的挂像,没有悬挂的,停止悬挂;已经悬挂了的,一律撤掉。”“关于各级各类文件用语问题,即日起,无论白皮还是红头,一律不能使用‘伟大领袖习近平’的用语。”
其实,这样的拙劣宣传与马屁式吹捧,并不是十九大之后才有。从较早民间制作的歌曲《包子铺》,再到网络中流传并被官媒报道的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再到官方制作并亮相中国地方卫视春晚的《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还有在过去的一周,一家网络公司高调推出新歌《跟着你就是跟着那太阳》。歌词写道:“是你的心肠牵挂着村庄,才有了初心不忘,为民着想;是你的真情深爱着大地,才有了江河奔放,扬帆起航”。
制作公司称,此歌表达了对习近平的爱戴。还如有媒体称十九大报告“提神醒脑”,颂扬习近平是“当之无愧的领袖舵手”等等。媒体如此使用溢美之词的手法属为拙劣。本质上是一种“高级黑”。
无论被理解为是民间朴素情感表达或者是高级黑的手段,人们感受到的是愈演愈烈的个人崇拜。
虽然官方后来叫停了“习大大”的称谓,也意图扬汤止沸避免走向扩大化,但“个人崇拜”的印象已然在社会中落下了根。尤其是在中国知识界,原本对十九大报告赞许有加,对习近平极大钦敬,但随之而来的这些笨拙宣传,多少削弱了十九大报告带来的正能量。
对这种具有“个人崇拜”性质的歪风,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警惕。杀人有两种杀法,一种是棒杀,一种是捧杀,相较于赤裸裸的棒杀,包着各色糖衣的捧杀会更危险。要注意到,西方媒体近一段时间在国际舆论场上对中国的吹捧,不仅在某种程度上点燃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而且也让一部分的盲目乐观有了看似更充分的理由。
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都有对各国领袖的宣传,这种做法并不稀奇。只是中共文宣系统和官员而言,一定要注意文宣效果,不要适得其反。
早在十九大前,中纪委就对文宣系统点名批评,首先提到的便是在落实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决策部署存在差距。
如今的内外形势都不大可能再出现毛时代的个人崇拜。首先是中国老百姓的个人素质普遍提高,并且处于资讯爆炸的时代,已经没有了盲目崇拜的土壤;
事实上那种盲目崇拜需要的是封闭的土壤。
最关键一点,中国已经与国外有着极其密切的交往,并且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大搞个人崇拜只会带来物极必反的效果,不利于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担当的角色建造。
而且,个人的经历和家庭影响也决定了习近平不可能喜欢并且同意这种文革式的个人崇拜。需要相信的是,习近平是一个明白人。
毛泽东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萧延中
在接受访问时,就指出政治领袖在中国政治的重要作用,指出“领袖作用”跟“个人崇拜”很容易混淆,但原则上是性质不同两码事。
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邓小平权威极重,影响极大。邓小平是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人,在1988年曾对中国政治说过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之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我认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
1989年他又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难以为继的。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出问题。”(《邓选》第3卷,第272、325页)。这些中肯的历史劝诫,今天需要特别地反思和汲取。
最后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近日公布的十九大落马首虎鲁炜。早在6月,中纪委巡视组在网信办会议上,指出过去网信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及工作要求不够坚决、不够及时;政治责任感不强,落实中央网信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不够到位;政治担当缺失,不正确使用权力问题时有发生,维护政治安全不够有力;政治生态不良,存在小圈子问题。又指,网信办廉洁意识淡薄,管党治党不严。
当时中纪委其实就在暗批鲁炜,其落马是迟早的事。巧合的是,就在中纪委召开网信办巡视反馈会议的当月,鲁炜即卸任国家网信办主任,由副主任徐鳞接任。作为曾是中国舆论的把关人,鲁炜应该要对过去的网络乱象频生,如对习近平的“高级黑”现象,2016年网络暴力删帖,2017年反革命小说〈软埋〉的“流行”等担责,其势力(笔者曾称为“文化白蚁”)也应被清查。
(2017.11.22猫眼社评 逢周一,周三,周五在大洋洲首份电子日报〈熊猫时报〉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