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年度开启典礼周一(8日)傍晚在大会堂举行
【熊猫时报讯】法律年度开启典礼周一(8日)傍晚在大会堂举行,新任律政司司长郑若骅首次在典礼致词,她表示,有人认为香港的法治受到威胁,若果那是指香港法治受到考验,她并不质疑,但如果是指香港的法治受到损害,就不敢苟同。
吁勿任意发表贬低法治言论
郑若骅说,司法独立重要之处,在于提供各人都可以诉诸法院的审裁制度,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且奉行程序公义,其重要性不可以低估;或许有人不满判决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司法独立受到蚕食,她有责任确保《基本法》明订的司法独立受到尊重,不会遭任意攻击或批评,并吁请社会各界秉持同一立场,切勿任意发表贬低法治,并可能对其造成损害的武断言论,不负责任和明显没有事实基础的不专业言论,对香港发展毫无助益。
另外,郑若骅提到《基本法》由行使大陆法的立法机关颁布,在普通法司法管辖区应用,要真诚互相理解,解决两套法制的分歧。
她说,《基本法》是在单一体制国家跨越两个法律制度的法律,由行使大陆法的立法机关颁布,在实施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内应用,不同人对《基本法》可以有不同诠释方法;而两个法律制度传统的差异,如何理解和诠释法律的分别更令有关差别扩大,大家须真诚交换意见,更重要的是互相理解意见分歧的原因,方能做到客观分析法律问题,「寻求对法律的正确诠释殊非易事,即使对法律界的顶尖人才也不无考验,但只要同心同德,矢志落实政策,定能找到一个符合法律的解决方案。」
林定国:盼「巨人」慎踏每一步
大律师公会主席林定国形容2017年是多事之秋,他说,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一地两检」安排时,实质上行使解释《基本法》条文的权力,而解释条文的方法未能令人信服。
林定国称,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就是「一国两制」下两个制度的连结,同时是两者紧张关係之源,何时、如何行使权力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中央是否有决心维基本法完整的观感;他希望「巨人」明白其踏出的每一步都重如泰山,足以导致大家不愿见到的后果,而今次遗憾和不幸的是地震发生了,然而,他仍坚信香港法治,有足够力量承受地震和余波。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在法律年度开启典礼致辞时表示,香港的法律制度是普通法制度,是确保香港的成功得以持续下去的关键,《基本法》明文订明香港实施普通法,而《基本法》的一些条文,不论直接或间接地,都显然只是与普通法制度有关。
马道立指出,香港用了近180年的普通法制度,是适合香港社会的法律制度,香港亦是广受认同的普通法适用地区,普通法特徵之一为必须遵循判例法律原则,因它确保法律可肯定性,即类似法律情况会以类似方式处理,故法庭有责任对一些权利作出裁决时,给予正当和详尽理据。
他说,社会大众关心香港的法制运作、司法工作及法治是良好现象,司法机构一直乐意听取有建设性的建议,但针对司法机构的批评或赞赏都应该是有理可据。
马道立称,有人有时候或会将个人对法律程序结果的期望、与司法体系是否公正,或相关法官是否正直联繫起来,这情况在近年法庭处理的一些备受关注的案件时尤其明显,当中涉及政治、经济或社会事宜,但任何对法治的无理批评,绝不会对社会带来任何好处,而法庭和法官在裁决法律纠纷时,只会考虑案件中涉及的法律及争议点,就无关法律的政治、经济或社会议题作裁决,并不是法官的宪制职责,特别是政治联繫及倾向,不论是有利或不利于涉案人士,都无关重要。
马道立表示,法庭的所有书面判案书一般可供公众查阅,市民可看到法庭作出的任何裁决都只是根据法律,如果要作出有理可据的评论,但事前不曾阅读相关资料难免令人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