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11个成员国周一(22日)派遣贸易官员前往东京举行会议,冀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达成新协议。不过加拿大称因保护文化为由,或延后决定是否加入。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23日签署退出TPP,包括日本、澳洲及墨西哥积极游说TPP其他成员国继续落实协议。馀下11个成员国组成「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全名为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这11国2016年贸易总额达3560亿美元(约2.8万亿港元)。
周一在日本东京展开协商,却面对主要成员国加拿大的抗拒的取态,或对进程有所影响。
2017年11月越南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众成员国一直期望于2018年3月份达成一份新协议。惟成员国之一的加拿大为保护其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和音乐等,仍未表态赞成加入,称不会匆促作出决定,或令会议蒙上一道阴影。
英国市场调查及顾问公司马基特(IHS Markit)亚太首席经济师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认为加拿大延后决定,将拖垮协议整体经济效益。不过瑞穗研究中心(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研究人员棺原淳一表示乐观,指当其他10个成员国落实签署新协议之际,加拿大最终也会加入。
11国周一展开会谈,预料当中亦会谈及制定更统一的劳工及知识产权法。分析认为越南虽已承诺签约,却抗拒改善该国劳工福利,或同样考虑延后签订新协议。
另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文翠珊政府非正式与跨太平洋贸易协定交换意见,可能将来加盟。
英国在12月好不容易与欧盟完成第一阶段谈判,终于可以在今年初展开第二阶段,亦即他们最关心的后脱欧贸易协议安排,但到底欧盟打算与英国的贸易关系有多密切,抑或最终谈判告吹,诚如首相文翠珊早前所言,「没协议较坏协议好」,一切仍属未知之数。
《金融时报》星期二(1月2日)报道,内阁成员、国际贸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提出加入俗称TPP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并已经非正式与对方谈论是否可行,儘管文翠珊内阁未正式讨论此事。
霍理林(左)是英国国际贸易大臣,与外相约翰逊一样有份负责脱欧安排,他主力促进对外贸易。
如果英国顺利加入,将会是第一个在地理上靠近太平洋的国家。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Greg
Hands向《金融时报》表示,没有地理限制规定英国不能参加。
跨太平洋12国已签署TPP,原待国内正式批淮,但协议其中一个重要推手美国已宣布退出。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之初,即签署行政命令退出TPP。
原本TPP签署国有12个,但美国在特朗普上任总统后即宣布退出,馀下11个国家在11月改名「跨太平洋伙伴全面及进展协定」」(CPTPP),重新商讨合作细节。《金融时报》相信,要先待他们敲定新安排后,才会考虑是否让英国加盟一事。再者,英国在2019年3月之前仍然是欧盟成员国,按规矩不能自行加入TPP。
英国工党批评,现阶段应先处理与欧盟贸易协议,而非花时间加入TPP。
百科:TPP
TPP原名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是自2002年起蕴酿的多边贸易协定,促进签署国开放贸易,减低货品关税。目前11个签署国家都在地理上围绕太平洋海域,包括:
海洋西面的新加坡、越南、汶莱、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澳洲;及
海洋东面的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