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社评 中美对决提前到来美国欲半渡而击 中国求人不如求己

评论员 蓝雨

中美贸易战以燎原之势向全世界漫延,经济全球化之下各国难以置身事外。

特朗普肆意发动贸易战,有杀错冇放过,连传统盟友欧盟也不能幸免。照理说,欧盟和中国同为受害者,应该同仇敌忾、联手抗敌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对于中国要求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的呼声,欧盟不仅反应冷淡,而且拒绝合作,摆出一副隔岸观火的姿态。

这也难怪,中欧经贸关系虽然愈来愈紧密,但彼此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均南辕北辙,很难形成统一阵线。尤其是不少洋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崛起深怀戒惧,今次没有落井下石已算不错,而且欧盟本身并非铁板一块,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不尽一致,能否团结一致成疑问,遑论与中国联手对抗美国。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国耐打力强,且可以透过行政手段进行调控,毕竟较为占优。反观欧盟在「民主」机制下,要求各成员国一致行动,结果不仅财政政策争拗多多,在难民政策等问题上亦龃龉不断,只能添烦添乱。欧盟真的有心一体化,便不可避免像美国当年那样,由邦联制进化到联邦制,否则长此下去,互扯后腿,衰败可期。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中国的「举国体制」此时正好派上用场,关键在于中央有没有决心与美国死磕到底。

别看法、英、德三国领导人早前相继访华,并纷纷就贸易问题表态,反对保护主义,主张自由贸易,其实他们都是着眼于本身利益,对中方虚与委蛇而已。常言道「疏不间亲」,欧洲人关键时刻还是会站在山姆大叔那边。倒是俄罗斯宣布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关税,大有声援中国之势,可惜其经贸实力实在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虽然不会象俄罗斯那样对美反击制裁,为中国助威,但在中美贸易战正酣之际,中德双方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价值达200亿欧元,当中涵盖农业、汽车等领域。算是没有落井下石。在中国联欧抗美失败之后,中德的这份协议,有不小的政治价值。中国算是挽回一小仗。

或有人忧虑欧洲会对中国放冷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更在欧洲直指「不希望背后有人打冷枪」,引起揣测。媒体认为,王毅所指的「打冷枪」者正是欧洲。

笔者认为,中国的忧虑乃是来自大家对美中贸易战与美欧贸易战性质不同,美中是制度之争,美欧则属兄弟纠纷这一认知。正因如此,在美中贸易战中,欧洲能保持中立不放冷枪已属难得,寄望欧洲与中国联手确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过,正如务实的德国一样,也在跟美国打贸易战的欧盟,一方面难以联手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毕竟美国的“退群”,对北约的指责,对欧盟的征税,以及欲分化欧洲之举均是欧盟头疼的问题。欧盟与美国虽然分属盟友,但彼此的关系倾向是“政治盟友”而非“经济盟友”,从双方至今仍未有全面的自由贸易或投资协议,便可窥一二。

但另一方面也不会联手中国,出卖政治盟友,同时欧盟也想借美国之手打开中国大门。
就事实而言,欧盟方面早前对中国积极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公开表明存有疑虑,而当局近来发表的声明,亦已明确指出不欲与中国合作。在欧盟看来,本来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冀望改变中国,惟中方已经“入世”近二十年,但它仍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自居,对进入中国的企业诸多限制,对外投资时却要求多多,同时没有“完全执行当年加入WTO时的承诺”,这令欧盟渐感不满。因此一旦中方为了平息贸易战,真的打开市场,对于欧洲企业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欧盟官员早前就曾表示,欧盟基本同意美国对华的指控,只是不同意美国采用的方式。这话体现了欧洲的心态。

中美之争,经济上,欧盟所选的是“渔翁”之策略。对华打冷枪的机会不大。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5月17日曾痛批特朗普「善变、独断」,称特朗普较像是敌人而非朋友。他说:「看看特朗普总统最新的决定,有这样的朋友,哪还需要敌人。但坦白说,欧洲也应该感谢特朗普总统,感谢他让我们摆脱幻觉,让我们了解求人不如求己。」

这句话的最后一句,对于中国也十分适用。

求人不如求己。中国希望和欧洲以合纵连横对抗美国,无异于与虎谋皮,要打赢这场贸易战,始终还是要靠自己。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无疑处于被动地位,比较吃亏,但只要有奉陪到底的决心,见招拆招,未必不能化被动为主动。须知这是一场持久战,不仅斗实力,还要斗耐力,中国的举国体制在这方面显然有较大的优势。当年抗美援朝尚且能将美国逼到谈判桌上,何况当今中国整体实力远胜当年,抗压力没有问题,打持久战也没有问题。但心态上要克服几个长期存在的心理障碍。

一是克服恐洋惧美的心理。必须有自己的各种自信(中华民族从来都在牌桌上)。

二是盲目乐观的心理。必须认清自己的不足(早日掌握核心技术,及建立自己的各种理论体系)。

三是抛弃幻想。必须确认美国上下对华已经改变看法,且是战略共识(特朗普不是个人行为)。

今次美国宣称提出贸易制裁的理由之一,是长期在贸易上受到不公平待遇。不过,过去廿年,美国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GDP)维持相等于全球的五倍水平,说明美国乃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那又为何要冒着损害美国经济和消费者利益,仍要硬生事端?

倘看看过去十年量宽,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驱动,家庭债务总额及政府财赤都不断攀升,惟美国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却由三十年前逾四成水平,逐步降至去年只有两成多,显见其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大不如前。美元虽仍为全球主要货币,但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美国表现明显失色,深感受到威胁。

特朗普要回复到二十世纪初以前「伟大孤立的美国」,试图在全球扩张自己的「美国优先」理念,美国公布的二○一八年军费预算,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六千九百二十亿美元,他更命令美国军方组建第六军种「太空部队」。可见美国要的是霸权主义,山姆大叔要「单赢」,根本不会理会什么「双赢」。

在此背景之下,美国以贸易战作幌子,打破当今有利中国的全球供应链,背后是为着争夺新经济霸权而来的一场科技战乃至经济话语权之对决。这一点,普通百姓可能不以为然,但在传统经济失速,创新科技的能力将主宰未来之下,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却关乎国之兴衰。以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物联网、自驾车及下一代流动通讯技术5G为例,估计十年后将产生逾十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乃中美必争之地,而今年正正是商业化前的关键一年。

十多年来,中国积极透过与海外合作和直接并购,重点投资包括讯息、软件等高科技产业;一四年开始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完成投资逾千亿元后,今年再募集逾千亿元,其发展势头足令美国感到不安。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即使在贸易问题上让步,美国也不会改变对中国的诸多打压。

欧洲经济学者指出贸易战背后显示中美两国为争夺全球经济主导优势而竞争,笔者认为这不无道理。

德国汉堡大学国际经济教授施特劳布哈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目的是在全球追求美国的利益。与其他微不足道的对手相比,中国才是“美国优先”政策的主要对手。因此,施特劳布哈尔认为,在特朗普的眼中,并不存在七大工业国集团(G7)、八大工业国集团(G8)及二十国集团(G20),只有中美并存的两大工业国集团(G2)。

倘惩罚性关税无效,下轮贸易战可能会升级,中美或会操纵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过去两周已下跌近一成,人民币贬值可抵销美国对中国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影响,更令中国货品的价格更便宜,有效支撑出口。

特朗普团队将中美的对决提前了。

有学者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以对世纪之战中国不敢轻视,国务院一早公布,要重点督查六方面的工作,包括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这六方面,某程度上可以趋吉避凶。

此外,在金融战场,中美贸易摩擦,引发股汇动荡,市场关注内地外汇储备已连跌两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非常时刻稳定市场。不过,从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六月底止中国外汇储备为3.11万亿美元,按月上升约15亿美元,结束连月跌势兼胜于预期,有助稳定人心。

可喜的是,数据未见到有明显的资本外流迹象,而当局亦未有通过入市来支持人民币汇率,主要还是透过出口术来稳定市场情绪。即在处理市场波动上,当局更重视在合理范围内让市场自行调节。此举若渐成常态,其实反而有助提升外界对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国际化的信心。

不过,中美贸易战持续下去,无疑会损及企业、消费者以至国家经济利益。在中国经济改革处于攻坚时刻,贸易纷争令经济改革变得更加困难。美国此时出手,很有对中国半渡而击的战略意图。

中国需要认清的是,贸易始终是双边或多边进行,非中国单方可以控制,只有既来之,则安之,并设法抵销负面影响,途径包括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开拓新商机,并坚持深化改革。最忌是半途而废走回头路,单单依赖财政刺激又或者放松货币政策来实现短线救市目标,这样只会浪费改革努力,走入穷巷!

中国继早前宣布五年后全面取消外资投资汽车业限制,以及放宽廿二项外商投资准入后,近日又传来中证监拟放宽外国人的A股开户限制,正正是要明确贯彻持续对外开放的目标,理性应对贸易战的表现。当然,开放市场总有风险,尤其是目前国企与民企的债务问题严峻,但换个角度看,债务问题早晚也得解决,愈早解决愈有利可持续发展。今次中美贸易战也许提供机会加快企业淘汰赛,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正当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市场的力度,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形象上未有失分。但未来发展将更加艰巨,尤其是中国金融系统仍相对脆弱,风险未及时管控或疏导的话,容易诱发系统性风险。为确保不发生金融危机,适度调节去杠杆、防风险等的步伐,严控市场供应,拓宽资金来源,以求稳住大局,是短期政策的重中之重!

美国用强美元来冲击全球,中国或许应呼朋唤友还击。

一是过往危机时设立的区域外汇资金池和货币互换等安排,为什么不主动积极地发动起来支撑各国受压的货币?

二是一带一路建设是支援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不在这个危急时候扩大投资来帮助这些国家大发展,用以抵销美国强美元带来对世界经济的紧缩压力?中国应救委内瑞拉,支援伊朗,重建叙利亚、阿富汗,以此作为重点抗衡美国破坏世界的行动。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不是退缩,但当然要进可攻、退可守。

一是守住香港这个中国金融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守住人民币离岸市场。

二是守住中国内地A股市场,以免人心惶惶,被美国有机可乘。

三是不要再说开放金融市场,倒不如说要依国家利益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不能一切都看美国的指挥棒挥舞,字眼上心态上讨好美国。

四是关注出口企业包括国企和中小企,协助他们开拓海外新市场及提供补贴,以共渡难关,避免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出现倒闭潮。

最后,笔者的看法是,美国对中国半渡而击,中国当然会有阵痛,痛感还不会轻,但今时今日的美国,已经无法阻止中国崛起。中国无论财力,举国体制,领导人性格以及综合国力发展都已经处在历史最好的阶段。主导权之争,笔者下注中国。

(2018.7.11猫眼社评  作者为《熊猫时报》社长)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