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经贸策略裂解全球化

  

     【熊猫时报讯】过去数十年的国际经贸整合趋势,从早期的关税暨贸易总协定(GATT)发展至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各种全球及区域的多边组织纷起形成的全球化浪潮,美国多扮演主导角色;但这样的全球化氛围与共识,显然已在川普总统的主观认识下发生裂解与质变。

  川普自认改善美国贸易协定的简单策略,就是「分而征之(divide and
conquer)」;川普妖魔化几乎所有多边协议,要把多边改成双边,但经济学者说,事实并非如此。

  川普27日宣布美国与墨西哥达成修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协议,但他排除加拿大并更名为美墨贸易协定。

  美墨协议将规范从墨国进口的汽车和零件,可能推高美国消费者的开销并复苏美国汽车生产。

  但落实美墨协议困难重重,诸如双方得在墨国总统潘尼亚尼托11月卸任前签好,而美国国会势将反对,墨国的总统当选人罗培兹也希望加拿大能加入。

  今日美国报社论写道,川普宣布美墨将达成协定的说法,形同他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峰会宣言,「炫耀、说大话,却不成熟的成功宣言」。

  金融时报指出,美国在二战结束推出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画,是史上最成功的经济外交政策之一,它让战后西欧脱离贫困的双边贸易泥淖;但川普政府走回头路,偏好双边而非多边协议。

  柏克莱加大教授艾利斯在1945年表示,双边贸易在许多方面来说,是约束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若各国分别达成双边协议,代价将会疯狂的高。

  经济学者鲍德温指出,70年来由双边转向多边的平衡造就贸易扩张并驱动全球成长,且在多边经济的时代,双边平衡无足轻重。

  川普政府宣称,转向双边贸易是因为双方经济不均;金融时报指出,这是非常误导的观念。

  首先,无法确保双边会存在平衡的贸易,否则会形成计画经济;再者,每当美国寻求削减对某国赤字,则将提高对其他国家的赤字,因为出口会转向。

  试想,世贸组织成员国若各自达成双边协议,全国将会有逾1万3000种双边协定,这很疯狂且将造成全球贸易政策混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