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蓝雨
非洲的血泪史始自1415年,那一年,葡萄牙帝国占领休达,开始了西方列强殖民非洲多个世纪的历史,而至今其实殖民仍有残存。例如西班牙管三台及欧洲国家仍控制非洲一些小岛作为海外自治领土,例如法国的留尼汪岛。
中非交往大家都十分熟悉。从中共建政伊始,就大力发展和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不仅全力支持非洲国家反殖独立运动,还对非洲国家经济建设进行扶持,知名项目如坦赞铁路等,时至今日依然为坊间所津津乐道。非洲国家也投桃报李,1971年在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的投票表决中,26个非洲国家投了赞成票。毛泽东「非洲国家的穷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论断流传甚广,虽然近年有考证指此话未必是毛泽东本人所说,但这句话的流传状况本身,就能说明中国和非洲国家关系密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外交规格上也一直高待非洲,中国外交部长的新年首访28年来更是坚持选择非洲。而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的国家中也包含非洲国家。此前,今年7月21日,他连任后的首次出访,非洲国家仍在其访问之列。
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开始面对更多国际挑战。中非关系也就愈发重要。
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产业如今进入了急迫的转型期,由低端制造业国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国,无论是市场、人才、原材料还是产业转移,都需要有所规划,而「一带一路」也正是为其转型提出的一大战略计划。
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都积极回应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不少项目和工程也因为该倡议在非洲开始建设实施。中国此前就一直宣称,非洲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和方向,非洲自然就成了中国外交的重要对象,而习近平增大了对中非合作论坛的亲自参与,也是对中国外交格局的重要考量。
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中非关系走向实际上也关系到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压力的问题,本次中非合作论坛也因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本次论坛上,「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够得到非洲更积极的回应?非洲是否还能够一如既往支持中国,帮助中国应对来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挑战与威胁?
近来中国外交动作频频,努力改善和欧洲及日本关系,大打统战牌,缓和美国压力。在贸易问题上联合欧日当然是应有之义,而团结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则颇有当年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神韵。
不过,近年西方殖民列强并不甘心中国在非洲的发展,其媒体挑拨中非关系抹黑中国投资行为成为家常便饭。而当中国的一带一路惠及非洲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列强更是集中火力攻击“一带一路”。
大家都知道,美国对外提供的融资或所谓援助,大多带有政治目的,且有政治条件,绝不是免费午餐。反而中国对外援助和投资往往是无条件的,即使有偿也很少,以至于经常血本无归而被讥为「冤大头」。美国把自己包装成无私奉献,将中国说成「新殖民主义者」,正是典型的贼喊捉贼。
最好笑的是,美国既要围堵中国,却又捨不得花钱。中国一带一路的基建规模将达一万三千亿美元,单是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和基建投资就有数百亿美元,而美国七拼八凑之下也只能拿出六百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老美出手寒酸,只好靠唱衰中国来挽回面子。
9月2日,中国宣布与非洲毛里求斯签订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这成为送给9月3日开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最好礼物!
笔者认为,在国际形势并非一帆风顺之下,非洲可能会率先出现一带一路成功例子。
一带一路计划好事多磨,或是中南海早就可以预计之事,如果最终十个项目中能有六个成功,也就不错了。目前世界上值得开发、投资而尚未有人染指的项目不多。西方发展近一个世纪,世界各地好的项目大多已收进他们口袋中,剩下能让中国开发的不多,加上反华势力暗地阻挠,有些失败率也是情理中事,理性的人根本不会因此而苛责中国。
现在就像普通人做生意一样,当城市的市场已经饱和,你惟有向二、三线城市打主意,而到新市场发展,风险的机会自然会较高,不过一旦成功,回报却是十分吸引的。
非洲,正是大棋盘中的“新市场”。这个“新市场”,将有机会媲美任何一个市场。亦有机会最快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范例!昔日敌强我弱下建国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之路,而今霸权当道下要掘起再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笔者认为值得期待。同时,非洲告别殖民血泪史,在中国带领下,将迎来自主发展史!
非洲,可以站起来了!
(2018.9.3猫眼社评 作者为国际华人电子日报《熊猫时报》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