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聚焦基因改造】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周三(28日)出席香港的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为其“基因编辑”研究解话。惟贺建奎的解说不得台下多位与会科学家认同,甚至质疑其研究成果。当中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法学及生物伦理教授沙罗(R.Alta Charo)会后更斥,实验是“误导、过早、不必要、无用的”。但美国哈佛医学院教授戴利(Dr. George Daley)指,不要抹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可能性。
沙罗称,听过贺建奎的演讲后,断定此实验涉误导成份,且“基本上是无用的”。她指,这两个女婴实际上已失去感染爱滋病的风险,皆因染病者为父亲,而非母亲。她又质疑指,虽然贺建奎曾给予自愿者签处同意书,惟同意书错误陈述实验为“爱滋病疫苗实验”,而贺则擅将研究与治疗结合起来。
沙罗表示,贺也曾在别处演讲时说过,他还有16个来自其他夫妇的胚胎。他称,当他的工作暂停时,所有的胚胎都被冻结了。沙罗认为:“这些胚胎会发生什么,甚至是谁来决定发生什么,都是未知的。”
而有份发明“CRISPR基因编辑”仪器的科学家杜德纳(Jennifer Doudna)称,“这是一个完成不能接受的发展”。她指,虽然自己乐见贺建奎能现身会场,惟她不认为贺有解释事件,“我们仍须知道他背后的动机”。
另一名“基因编辑变异”仪器发明家兼与会者大卫.刘(David Liu)对事件表示不安。他指,这是一宗骇人听闻的事例,说明这项具前途,甚至有益社会的科技也有不能做的事,并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不过,今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组织者之一的戴利指,外界不应该因为贺建奎的案例抹杀基因编辑科技,并指我们不应逃避现实,而不去考虑技术背后正面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