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齐轰:加拿大不要執迷不悟 否則後果自負

  
     【熊猫聚焦中美博弈】本月1日於加拿大被拘的華為副董事長兼CFO孟晚舟,於當地時間上周五(7日)在卑詩省最高法院出席保釋聽證會。內地各大官媒近日紛紛發表評論,《人民日報》及新華社均在12月9日撰文抨擊加拿大。
  《人民日報》發表題為〈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不容侵犯〉署名評論,指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拘押孟晚舟:「這是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於法不顧,於理不合,於情不容,性質極其惡劣。」
  評論又批評,加方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完全無視法的精神,作出有罪推定選擇,給當事人戴上手銬、腳鐐:「加拿大警方竟然無端把一位中國公民作為重刑犯人對待,粗暴踐踏其基本人權,侮辱其人格尊嚴,這哪裡是一個文明國度所應有的做法?怎能不讓人們感到義憤?」
  評論更要求,加拿大需糾正錯誤,立即停止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正當權益,給中國人民一個應有的交代,才能避免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新華社批加方唯美國馬首是瞻 助霸權行徑
  文章指,加拿大常把人權放在嘴邊,卻不分青紅皂白拘押過境轉機的孟晚舟,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正當權益。拘押後在未經審判定罪的情況下,就把當事人作為重刑犯對待,是對孟晚舟極大的羞辱和人格的不尊重。
  文章透露,孟晚舟有高血壓和睡眠問題,5月剛做頸部手術,惟加方無相應人道主義安排,開了危險先例。
  文章續指,美國「長臂管轄」的霸道行徑早已為國際社會所詬病,但加拿大卻唯華府馬首是瞻,置國際規則於不顧。
  《新華社》批評,加拿大的做法是對中加關係的嚴重損害,助長美國單邊霸權行徑,奉勸加方不要執迷不悟,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正當權益,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加方要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環球時報指加國粗暴對待孟晚舟 嚴重侵犯人權
  《環球時報》上周六(8日)發表社評,批評加國粗暴對待孟晚舟,嚴重侵犯人權,希望加方認真、妥善地處理事件,允許孟晚舟保釋。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孟晚舟自12月1日被加拿大拘留後,一直受到粗暴且有辱人格的對待。她被當地警方從機場帶到拘留所的路上,以及當晚去醫院和返回拘留所的路上,一直戴有手銬。當孟晚舟由拘留所到法庭,以及庭審結束後去懲教中心途中,不單戴上手銬,還被鎖上腳鐐。
  《環球時報》認為,在未經審批定罪的情況下,加方直接將孟晚舟作為重型犯人對待,是對當事人基本人權的踐踏及其人格的侮辱。而孟晚舟5月接受甲狀腺手術,並有高血壓,但當局並無給予她所需的照顧。
  社評指出,雖然美加關係比較特殊,但加國在孟晚舟事件中不應唯美國馬首是瞻,又指加方若將孟晚舟引渡至美國,且不允許保釋,中國社會一定會要求政府嚴厲制裁加拿大。中加關係面臨嚴重倒退的風險,希望加方認真、妥善地處理事件,人道對待孟晚舟,允許她保釋。
    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臺9日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加拿大的做法踐踏人權,加拿大正在成為人權保護行動的破壞者,並損害世界和平與穩定發展。
  文章又稱加拿大的司法獨立已經成為笑話和鬼話,更以「流氓國家」來形容加拿大。
  評論文章稱,一向以法律完備、公平正義自居的美國、加拿大將因此事件使其司法公正變成「皇帝的新衣」,其霸權和無賴的內核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不論從哪個角度講,華為都談不上違反美國法律,對華為高管的調查和指控純屬子虛烏有。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來對待一個法理上不沾邊的公司,是在推行國際霸權和強權政治的「長臂管轄」。
  文章又稱,加拿大政府回應事件時表示「這項決定當然沒有涉及政治層面的參與,因為我們尊重司法程序的獨立性」。這一表態讓加拿大的司法獨立成為笑話和鬼話。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歷史學家羅伯特?卡根曾在《華盛頓郵報》撰文稱「美國正在成為一個流氓國家」。看來,加拿大也加入了其中。
  文章進一步稱,加拿大肆意踐踏人權的做法暴露其人權領域的雙重標準,它正在成為人權保護行動的破壞者,在損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展。很多人從孟晚舟被捕中感受到了基本人權被無情踐踏的威脅,西方自居的「人權衛士」又倒下一個。
文章:一些國家用政治手段試圖保持自身競爭優勢
  文章聲稱,這是一場針對中國科技領軍企業的定向打擊,加拿大在其中扮演「破壞者」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華為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優秀的移動通信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在5G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在意識形態作祟下,加拿大正成為阻礙華為全球發展的破壞者。面對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一些國家開始用政治手段設置障礙,試圖保持自身競爭優勢。
  文章最後指,此次事件導致加拿大的形象一落千丈,加拿大逮捕和拘押孟晚舟將為中加關係帶來相當深遠和持久的負面影響。文章呼籲站在十字路口的加拿大政府和司法部門不要在背離公平正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