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深度:故宮熱帶來的思考 傳統文化的重煥新生

【熊貓眼】我們談論「故宮熱」的時候,帶來最重要的思索,或許是關於我們終將如何看待和傳統文化之間千絲萬縷的羈絆。故宮為什麼值得我們關注,正因為它是故宮。明清兩代在故宮身上積累的底蘊本身就已經厚重。故宮擁有的寶藏數量,令世界對其嘖嘖驚嘆。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初時,花了整整五個月才走遍逾1,200座建築和9,371間房。「每間房子打開,有時驚喜有時驚奇。」

套用單霽翔的話來說,「世界上博物館的藏品結構大多數是金字塔形,塔尖為鎮館之寶、珍貴文物,塔身是量大面廣的一般文物;底下是待定級的資料。但故宮博物院是例外,國家定級的珍貴文物佔93.2%,一般文物佔6.4%,資料只佔0.4%。可以說這裏件件都是珍品。」由於空間有限,珍貴寶藏數量繁多,目前僅展出約2%。去年10月,故宮博物院宣布故宮北院項目動工,預料2022年落成,就是為了讓這些寶物有更多空間得以妥善展示。

故宮擁有的寶藏數量,令世界對其嘖嘖驚嘆。(視覺中國)

故宮擁有的寶藏數量,令世界對其嘖嘖驚嘆。(視覺中國)

古代權力集中地 現承載歷史寶藏

作為古代中央權力的集中地,很多人對故宮的印象是皇權的象徵,但其中的文物並不僅僅是宮廷的代表。胡光明表示,「明清皇宮的寶物具有全國性。」這些文物是皇帝利用皇權,讓地方貢獻的奇珍異寶;到了清朝後期,甚至還有外來使臣進貢。因此,故宮歷史瑰寶的豐富性和廣闊性難以替代。這座宮殿積累古代能工巧匠無數心血,在建築價值上,不僅佈置巧妙,並且達到左右均衡和符合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宮牆內不同建築,除了繼承宮廷正統風格,還融合江南園林風貌,可謂建築藝術集大成者。前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提出「故宮學」的概念,囊括的不僅是單一文物或建築,而是將它作為一個學術體系,體現了崇高的地位。綜上所述,面對浩瀚深遠的故宮,對其報以極高熱度,何嘗不可視為對自身文化高度自信的表現?

「故宮熱」的思考對於當下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胡光明認為,「『故宮熱』也好,傳統文化熱也好,都是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回顧自身建立起來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如今民族苦難的歷史早已過去,國力日益上升,經濟高速發展。這些強大的基礎力量支撐下,我們開始反思文化層面的發展。

裝修得古色古香的故宮角樓餐廳一隅。(視覺中國)

裝修得古色古香的故宮角樓餐廳一隅。(視覺中國)

正如作家白先勇說,「當一個國家繁榮富強到一定程度,每個人開始回望自身了。在這個大勢所趨的潮流之下,每一個國民會有強烈的自我感覺,意識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優勢。」白先勇曾經期望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期, 他在試圖把崑曲打造成崑曲熱的過程中,認為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傳統文化處於弱勢,而二十世紀又經歷內憂外患,二十一世紀是最好的時代。何謂「復興」?國家曾經經歷的強盛繁榮,在近代中國落後了,現在需要重新回到興盛的時代,重拾文化自信,培養民族情感。

遊客們正饒有興致地觀看故宮文物。(視覺中國)

遊客們正饒有興致地觀看故宮文物。(視覺中國)

誠如《上新了》的總導演毛嘉接受《香港01》訪問時說,創作初衷是「一切都始於共情」。無論如何,「故宮熱」是關鍵開始,意味着故宮文化傳播,乃至中華傳統文化傳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從熱度飆升到輿論危機,這條路不易走。

毛嘉透露《上新了》計劃做三季(預計明年第三季播出時正是故宮建成六百周年、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五周年),儘管難,但是為了向六百歲的故宮致敬,他們希望努力到最後。

昔日僅單向輸出 今日則雙向交流

 怎樣走這條路,故宮化身網紅的例子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很好的開端,用毛嘉的話來說就是,「由以往故宮的傳統文化向人群的單項輸出,變成了文化與人群之間的雙向交流。」首先做到推廣宣傳,讓人們和文化互動起來,這是第一步。其次,傳統文化需要潛移默化成為公共教育,真正扎根國民心底。

《上新了,故宮》導演毛嘉說創作的初衷是始於民族共情。(受訪者提供)

《上新了,故宮》導演毛嘉說創作的初衷是始於民族共情。(受訪者提供)

2008年,中宣部聯合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表《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將各級由政府歸管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等設施免費開放,這舉措迎來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一步。博物館承擔的基本文化傳承功能已經日趨完善,向民眾開放後,可以讓傳統文化離民眾更近。

近年,香港推行許多復興傳統文化活動,吸引市民參與,例如「故宮全接觸」計劃,除了展覽外,還有講座、工作坊、電視節目,讓市民認識故宮在文化傳承中的特殊地位。

傳播平台諸如電視台是很好的推廣媒介。《上新了》成功利用電視平台,擴大影響力。傳統文化可以衍生許多相關產品,而且潛力無限。胡光明說,「文化產品不僅僅是商品,可以有上中下游的文化產業鏈。」經濟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手段和方法日新月異,而關鍵在是否有人願意藉此發展被視為「吃力不討好」的傳承文化項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