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有兩成人死於「吃錯飯」。(互聯網)
【熊貓時報訊】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近日發布首個全球飲食大規模調查,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飲食結構。研究結果顯示,針對中國部分,有兩成中國人死於「吃錯飯」;又指因飲食結構導致死亡的前三項因素,分別為「吃太鹹」、「雜糧吃太少」和「水果吃太少」。
相關調查希望藉研究上述飲食結構,從中找到「吃出來」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結果顯示,平日眾人口中忌諱的紅肉、含糖飲料、反式脂肪等,均非造成中國人「吃錯飯」的罪魁禍首。而在2017年,世界人口前20大地區中,中國因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均排名第一。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蔡紅琳表示,正確飲食關鍵在於平衡膳食,鹽分等應有所限制,每天不超過6克;雜糧(即穀類作物)每天約100克;中醫營養學會就推薦水果每天攝入量是200到350克。蔡又補充,中國人飲食中的攝入鈉,大部分來自食用鹽,做飯少放鹽,能大幅降低鈉鹽攝入。
按上述研究要求,民眾每日攝入鹽的最佳標準約為3克,惟中國居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在8克以上,遠超標準。蔡紅琳指,進食水果推薦量是每日約250克,不過中國人一般每天吃菜最少吃半公斤,故此水果只要每天吃1個便可。至於每天100克的雜糧,為數不算多,對中國人而言,將食物中的精米和白麵替換為雜糧,應可接近上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