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蓝雨
中美为何缺乏互信?因为美方对华的7大诉求与中方对美的3大诉求,双方都没有重视,各说各话,如鸡同鸭讲。现在别说协议,连谈判计划都没能确定。令谈判前景蒙上阴影。
9月份举行中美贸易谈判是大阪习特会的成果之一。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後,特朗普曾在8月初提到,可以将9月份的华盛顿贸易谈判取消。从那以後,特朗普再次宣布在9月份加税,并要求所有美国企业撤出中国。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对约7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徵5%、10%不等的关税。
中美谈判形势的逆转,涉及多方面因素。
中美双方的诉求各不相同,底线大家都不让。
美国对华7大诉求:
盗窃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入侵电脑,对市场进行倾销和让美国公司倒闭,
大力补贴国营企业,进口毒品芬太尼,操纵货币。
中国对美3大诉求:
撤回已开征的新关税,不接受被要挟谈判
增加采购美货要符合中国需要,不能漫天要价
谈判的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国家有自己的尊严
其实,早前的谈判,美方的7大诉求中,盗窃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让,入侵电脑,进口毒品芬太尼这4项,中方都不曾承认,但也承诺解决问题。而操纵货币,美国财政部也并不认为是事实。至于对市场进行倾销和让美国公司倒闭,明显是无理诉求,但也可以解释。在美方眼裏唯一的结构性问题,也是中方的底线,就是大力补贴国营企业,这背后是中国制造2025。关乎国策,民族崛起,是中方的底线。美国不删除这一条诉求,谈判永远不会有起色。
那么再看中方的3大诉求,美国能否退步呢?
首先是撤回已开征的新关税,不接受被要挟谈判。撤回有一定难度,因为撤回,就意味着否定特朗普自己所做的一切,特朗普以及其团队不可能这样退让。事实上,在美国朝野二党对华政治生态走向强硬之际,特朗普的一点点让步都很可能引发美国国内的激烈反应。正在谋求连任的特朗普不会贸然作出任何对华妥协的表态或者动作。
第二条增加采购美货要符合中国需要,不能漫天要价。这条倒是可以谈,美方的关注应该是选票仓,特别是农民票仓。
至于第三条,谈判的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国家有自己的尊严。这条也可以谈,文字游戏嘛,特朗普在推特最擅长的。
所以,撤回已开征的新关税这一条是关键,这应是美方的底线,中国不删除这一条,谈判也不会有起色。
笔者认为,中美的谈判焦点,简单可归结为“大力补贴国营企业”PK“撤回已开征的新关税”上。
8月29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中方认为应该讨论的问题是取消对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徵关税,防止贸易战继续升级,中方正就此与美方严正交涉。」这个表态,也证明撤回关税才是中方的最大诉求。
实际上,关税对于特朗普而言,只是选票,不是政策。
从特朗普目前的个人表态来看,他在公开场合不再像年初那样,强调贸易协议的重要性,而是将开始注重「谈下去」,达成协议的紧迫性明显下降。而且,从特朗普连任竞选策略来看,他似乎已经不需要一份协议帮助自己连任。相反,他通过延续同中国的贸易战,将自己包装为强势和赢得贸易战的一方。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特朗普单方面发起贸易战,中国完全没有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和勒索,中国也强调,协议必须是互惠和平等的,而非特朗普所说的有利於美国的协议。如果中国做出大的让步,或者答应美国的一些条件,无异於承认美国的部分指控,甚至有可能丧失经济上的主权,更有可能刺激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北京目前的立场到底意味着什麽?
从北京的意图看,在贸易战的第一个阶段北京最重要的任务是统一国内的战线。过於激烈的回应,过於全面开战,只会让中美提前进入决战,现在显然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崩溃论」、「中国投降论」等一度很有市场。去年这个时间,中国内外不乏有人质疑,美国之所以报复中国是因为中国外交过於强硬。即便是在去年的北戴河会议期间,中共内部元老也有很多人提出意见。
而通过一年多的贸易战,中国重新认识了美国,重新认识了世界,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了自己。经过这一两年的实战,中国能够应对,同时通过香港台湾局势的博弈重新确认了美国的对华敌意。很明显,自今年北戴河会议於7月底召开後,中国在诸多阵线的对外策略都变得更为强硬,凸显了中共高层的共识。一些责难中国政府,却对美国抱有幻想的自由派,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主张。西方终于明白,也应该明白,中国不再让步妥协!
美国以往多次宣称即将达成协议,这突显了美国对「中国会让步」持乐观预估。而今年5月中美第11论经贸谈判无果而终之後,美方对中国「在最後关口提出一百多页的修改意见」的指责,亦反应美方未想到中国的态度会如此强硬,宁愿损失利益也不愿意退让。
值得指出的是,中方的3大诉求,是今年5月刘鹤在华盛顿提出的,至今没有任何变化。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场内部培训中青年干部的讲话中频繁提及斗争一词。他说,「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篇讲词2000余字,里面提到“斗争”58次,频率之高甚为罕见。总结来说,就是要敢斗、善斗、该斗就斗!
联系到中美贸易战是对中国发展的打压,是对中国复兴的扼杀,习近平谈坚决斗争,必须胜利,这从某种程度上映射了北京对美立场的强硬(当然,也指港台)。
北京强硬,似乎説明已经做好了下一个阶段较量的准备。北京的强硬也是在战略认识深化之後,战略定力也得到巩固的表现。
通过打贸易战北京对於特朗普的认识也在改观。特朗普见不得北京强硬,听不得谈判没有进展,很多时候他的决策是对中国动作的应激反应。他性格中易怒的成分非常大。目前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是中美关系最大的风险。
北京现在对签协议的态度似乎变成了不主动、不妥协,要谈就谈,要打就打。
特朗普笃定中国是在施行「拖延战术」,即中国是在等待2020年大选後民主党上台执政。这自然是特朗普的一家之辞。这种指控有利於特朗普连任竞选中继续打中国牌,将反对党民主党候选人包装为对华投降派或软弱派。特朗普的连任竞选团队已经将民主党初选领跑人、前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包装为对华示软或无力应对中国挑战的参选人。
但是,中国不可能不了解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一贯的强硬立场,这一点从贸易战以来国会的表态就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等待民主党上台解决贸易争端的指控似乎也站不住脚。
可以说,贸易战打得太久,协议内容迟迟未能落定,双方分歧不减反增,加上中国的拒不让步,导致特朗普不再一味地要求达成全面的贸易协议。而且,贸易谈判拖的太久,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美国的多项经济指标都出现反常情况。毫无疑问,美国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
特朗普两年前多次宣称自己领导的政府将实现「4%、5%,甚至6%」的增长率,现在看来,这将是特朗普又一打脸的政策宣示。未来他可能会释放更多的对华强硬言论,来转嫁矛盾焦点。
过去一年多的战况表明,贸易战对美国股市、债市以及投资者经济信心的影响很大。加徵的关税对於普通消费者的影响也会逐步显现。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对美国经济百害而无一利。能够敦促特朗普回归理性的或许是未来糟糕的经济数据,以及来自农民和商界压力。特朗普需要被现实狠狠教训之後才能够真正清醒。
对於中美领导人如何结束当前的僵局,美国专栏作家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说,特朗普只想要一份用来吹嘘的贸易协议,但他身边有人想利用贸易战推翻中国政府。这种疯狂也是当下令人担忧的原因。如果特朗普想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双赢的话,那就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协议,而是退而求其次,讲究「更好」,注重一些能够取得的真正贸易进展,从而缓解彼此压力,以便双方能够就规则问题展开更理性和长远的探讨,避免同中国的新冷战。
但是,若特朗普及美国继续打台湾牌、香港牌的话,现在的中美关系离冷战只是一步之遥。
(2019年9月4日 作者为华人时事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