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时报讯】過去10年全球局勢波譎雲詭。接連推翻獨裁政權的「阿拉伯之春」由希望淪為失落,多國持續陷入不穩局勢;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趁亂局崛起,在多地發動恐襲甚至立國,阿拉伯世界的動盪觸發歐洲面對難民湧入危機,令原本團結的歐盟趨向撕裂,極右和民粹勢力乘勢抬頭;英國則公投選擇脫歐,經過迂迴曲折的程序終通過脫歐協議,惟前景依然未明。2010年代來到尾聲之際,世界各地的大規模示威此起彼落,為動盪10年作結。不得不提的是,特朗普從富商及電視名人搖身一變,爆大冷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被視為民粹主義席捲全球的標誌,反轉國際政壇。來年美國總統大選,將繼續成全球焦點。
「阿拉伯之春」希望淪失落
始於2010年末的阿拉伯之春原本象徵着希望,但不少實現過政權更迭的國家卻重新落入鐵腕掌權。當年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獨裁者本阿里翌年初倒台流亡,事件觸發中東及北非地區的大型示威浪潮,但並非每個國家都美滿收場。埃及雖成功攆走獨裁者穆巴拉克,卻換來另一名軍事強人塞西統治;敘利亞2011年的反政府示威則遭遇血腥鎮壓,演變成持續至今的內戰,8年來逾37萬人被殺、百萬計民眾流離失所。
極端組織ISIS趁亂奪取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片領土,領袖巴格達迪在2014年宣布成立「哈里發國」,鼓勵追隨者各自進行恐怖活動,而非像911襲擊這類精心策劃的行動,觸發新一輪暴力浪潮。2015年11月,巴黎多處接連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和槍擊案,事件共造成130人死亡。過去10年間,法國、比利時、丹麥和英國等歐洲國家先後遭受恐襲,襲擊亦席捲非洲及亞洲。歐洲多國聯同美國及庫爾德族民兵,組成聯盟對抗ISIS,並於今年3月宣布擊潰其所有據點。特朗普後來在10月證實巴格達迪已被美軍殺死,並形容他死得「像條狗」。
難民政策撕裂歐盟
隨着阿拉伯世界動盪不穩,尤其是敘利亞內戰及ISIS肆虐,大批中東、非洲和南亞的民眾到歐盟國家尋求庇護。2015年接連有難民船沉沒,造成數以千計難民死亡,這場難民危機終引起國際關注。德國總理默克爾採取開放的移民政策,最終收容了逾百萬難民,但人口不斷湧入為國家構成極大壓力,惹來部分國民批評,亦造就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崛起。難民問題令歐盟內部陷入撕裂,例如匈牙利、波蘭及捷克等東歐國家,就表明拒絕按歐盟制定的配額接收難民。
英國因為不滿移民政策及每年需向歐盟支付巨額「會費」,加上希望重奪貿易主導權等種種因素,而在2016年公投決定脫歐。文翠珊在公投後接替引咎辭職的卡梅倫成為首相,帶領英國與歐盟談判,惟其協議三度遭國會否決,終在今年6月宣布辭職。當年公投主要推手約翰遜在7月繼任,並於本月選舉取得大勝,令其脫歐協議終獲通過,接下來需要在11個月的過渡期內跟歐盟達成貿易協議。3年半來的拉鋸令英國的政治及地區分歧加劇,亦引發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呼聲。
民粹主義席捲全球
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憑着「美國優先」的方針,爆冷擊敗民主黨對手希拉里,不少專家大跌眼鏡,亦令美國政壇風起雲湧。他入主白宮後即以強硬手段打擊非法移民,又千方百計調撥數十億美元興建美墨邊境圍牆;在貿易方面則採取保護主義,掀起撼動全球經濟的中美貿易戰。至於對外,他漠視國際批評退出伊朗核協議及《巴黎協定》等,又不避嫌與朝鮮等極權政府打好關係。他的崛起被視為全球民粹及極右主義浪潮的標誌,從東歐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以至拉美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都相繼上台執政。來到2019年,特朗普身陷「烏克蘭門」醜聞,被指控涉嫌施壓烏克蘭調查其大選潛在對手、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兒子,成為美國史上第3名遭彈劾的總統。
去大台化 青年領跨世代運動
2010年代今天畫上句號,動盪卻仍未休止。過去一年全球各地接連因細小的導火線觸發大型示威,例如智利地鐵加價、伊朗和法國燃料加價、黎巴嫩開徵所謂「WhatsApp稅」等;香港、阿爾及利亞及印度等則在爭取更大的政治自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這反映民眾與政治階層之間缺乏信任,社會契約受到威脅。多地示威都拒絕「大台」,取而代之的是由社交媒體推動的「橫向」結構,反映民眾對由上而下的民主制度信心不再。歐洲社會學教授普萊爾斯(Geoffrey Pleyers)指出,示威往往是由年輕人帶頭,隨後演變成跨世代運動,「橫向」結構令當局難以找出代表與之談判或作出拘捕,以遏止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