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亚洲大型贸易协议,拜登警告称,“要么中国来制定21世纪的贸易规则,要么我们来。”

周日,中国和其他14个亚太国家联合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RCEP),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免税贸易集团。不论谁是下一届美国总统,他上任后将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RCEP将覆盖全球30%的人口和30%的国内生产总值。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并不是其中的一员。特朗普政府此前放弃了不包括中国的自由贸易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

总统候选人乔•拜登(Joe Biden)警告称,“要么是中国来制定21世纪的贸易规则,要么是我们来。”拜登曾表示,他将尝试重新谈判TPP,但没有承诺重新加入。在2016年的竞选中,国内压力导致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与TPP保持距离。在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意识形态下,美国对加入亚洲多边框架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

15国在周日的网上签字仪式上发表联合声明称,“RCEP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代表着朝着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理想框架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和澳大利亚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迄今为止一直回避TPP等重大区域贸易协定。

“这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的里程碑式成就,更重要的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日通过视频向其他成员国表示。

瑞穗研究所(Mizuho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研究官员Junichi Sugawara表示,尽管RCEP在TPP之下相形见绌——RCEP取消91%的现有关税,而TPP则取消99.9%——“让中国加入贸易通用规则可不是件小事情。”

RCEP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大幅取消了日本对中国和韩国贸易的征税。

日本对中国的免关税商品将从目前的8%跃升至86%。同样,对韩国的免关税产品将从目前的19%升至92%。

在汽车零部件方面,87%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交易。目前征收3%至6%关税的钢铁产品,以及征收6%关税的农业拖拉机,在该贸易协定生效后将成为零关税。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RCEP表示欢迎。Akebono Brake的一名代表表示,取消关税将直接降低成本。Akebono Brake向中国出口其主要刹车片。

管理咨询公司Arthur D. Little的合伙人铃木裕人(Hiroto Suzuki)表示:“日本汽车制造商正越来越多地在亚洲各地的工厂之间共享汽车零部件,这将有助于它们加强该地区的供应链。”

多年来一直不愿开放市场的中国,最近改变了其贸易战略。中国重新强调向外部世界敞开大门,是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的副产品。考虑到美国的压力不太可能在拜登(Biden)政府的领导下得到缓解,北京寻求加强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以避免在国际上被孤立。

美国似乎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拜登在担任奥巴马政府副总统期间推动了TPP。RCEP的出现可能引发美国对全球贸易协定的新一轮辩论。

但是拜登的民主党在其2020年平台中发誓:“在首先加强美国国内竞争力之前,我们不会谈判任何新的贸易协议。”

拜登还在其政策声明中强调了“购买美国货”的立场,暗示将采取更加保护主义的方式。

一名民主党内部人士表示,国会中期选举将在两年后举行,并补充说,像TPP这样雄心勃勃的贸易谈判将暂时搁置。

与此同时,在欧盟,与英国的退欧后贸易协议谈判也遇到了障碍。

对志趣相投的印太国家来说,另一个挫折是印度没有参加RCEP。

该国于2019年11月宣布退出RCEP谈判,此后再也没有加入。

在印度13亿人口中,超过一半的人从事农业,如果像新西兰奶制品这样的廉价产品涌入市场,他们将受到伤害。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无意惹恼其庞大的农民基础。

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东亚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教授Srikanth Kondapalli指出,印度的退缩不仅源于保护农民的愿望,还反映出一种担忧,即RCEP将进一步扩大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猫头鹰咨询公司首席贸易分析师Ayako Fukuyama表示:”考虑到供应链的性质,并与中国保持平衡,如果印度参与进来,情况会更好。”“但事实上,15个国家设法妥协并签署了这项协议,这是一个重大进展。在世界走向保护主义之际,亚太地区发出了将追求自由贸易的信号。”

“中国正在把投资从美国转向东盟,”她说。“即使没有RCEP,这一趋势也会继续下去。把中国置于共同规则之下意义重大。”

 

来源: Nikkei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