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局搜證和誘捕 英美人工情報的「法外化」趨勢

【熊猫时报讯】英國國會兩院去年底先後通過了有關擴大情報官員和情報線人搜證權力的法案,引起當地輿論關注;無獨有偶,其盟友美國也有類似的「擴權」法例。本文於是探討英美人工情報的政治文化原由,透過比較近來在英國和美國成功起訴的數宗反恐及反間諜案件,指出英美人工情報工作早已出現「法外化」(extrajudicialization)的趨勢及其對情報研究方法論的影響。

去年10月中旬,英國國會下議院以313票贊成、90票反對的大比數,三讀通過了《隱蔽人工情報線人【刑事行為】法案》(Covert Human Intelligence Sources [Criminal Conduct] Bill);接着,此法案也獲上議院二讀通過,並預計下周順利通過三讀程序,有望今年首季正式成為法例。

法案將授予英國情報機關的官員及其在情報官僚系統外的「情報線人」額外的權力,令他們能於法律以外行動,不單可凌駕境內英國國家法律,也可以在境外敵對、中立和盟友國家內操作。有評論便提出,跟美國一樣,英國的對內和對外情報組織已被授予毋須經法院審訊,而可操「法外」搜證、嚴刑逼供及謀殺的「生殺」權力,被批評有可能違反人權。

其實,由於2001年「9.11」恐怖襲擊的原因,早自2002年至今,美國的情報機構已獲法律授權,可於必要時在境內及境外操同樣的法外生殺權力。

現實主義主導:

英國情報線人來自各行各業

因為現實主義一直主導了英美的政治文化,英美國家政治和國際關係便長期處於「無序」狀態,情報人員也因而持續面對着一個同時要執法但又身處法外的衝突和無序境地。這是因為情報活動實屬「隱蔽行動」(covert action),行動者有意圖、計劃和創意地掩藏自己的間諜身份,進行非法活動。我們不能期望情報人員和涉嫌間諜會如實披露身份和間諜活動。他們作為各自所屬的國家政府行動者,被訓練和授權以非法手段和無序方法於法外領域行動,並被表彰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英雄。

根據英國情報機關「軍情五處」(MI5)的公開資料,「隱蔽人工情報線人」一般也被稱為「agents」,是正規情報官僚體制以外的個人。在英國,「agents」也包含「告密者」(informant)、「線人」(source)、「情報資產」(intelligence asset)、「特務」(special duty agent)和「間諜」(spy)等類似概念和名稱。

其實,在英格蘭的小學裏,老師們普遍都會教學生玩一種傳統民間謎語遊戲—「我用我的小眼睛去窺探」(I spy with my little eye)。在孩提時期,英國的小孩子已知道「間諜」的意思及其隱蔽性質,也明白到需要利用謎語密碼溝通,再從現實環境內找出線索和證據去解開謎底的行事邏輯。

「Agent」具多重意義,是因為英國在人工情報工作方面的歷史和文化發展悠久,並容許為情報部門提供資料的體制以外「線人」進階成為「特務」,即加入英國情報組織並成為其中一員。這批在正規官僚編制以外的「間諜特務」便構成英國國家安全情報機器的主要部份,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可以是政府官員、學者、科學家、商人、工人、專業人士和政客等。這批線人和特務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又因為情報工作本質上會用盡掩飾手段去逃避偵查,包括欺詐和違法行為,所以便容易置自己於法外的無序領域。

近年英國的「拉赫曼案」、美國的「克萊伯恩案」和「馬玉清案」均使用過包括「卧底行動」在內的具欺詐性法外手段,去搜證和逮捕。梳理這些案件有助勾勒英美人工情報的「法外化」趨勢:

英國拉赫曼案:孟加拉裔青年意圖暗殺文翠珊

2018年,英國伯明翰市的21歲孟加拉裔青年拉赫曼(Naa’imur Zakariyah Rahman)被英國法院裁定計劃暗殺時任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罪名成立,判處入獄最少三十年。

拉赫曼較早之前已向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宣布效忠,並幫助一位朋友加入「伊斯蘭國」,為他提供了贊助人錄影片段。拉赫曼便一直被一個由英國警方、MI5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組成的卧底反恐情報網絡跟蹤。拉赫曼於2017年11月被他們設下的「聖戰」圈套成功誘捕。

當時,一名卧底反恐特工假扮成「伊斯蘭國」的聯絡人,邀約拉赫曼到倫敦北部一個地方見面,詐稱目的是將一件存有爆炸品的外套和背包交給他,讓他去執行暗殺首相的「聖戰行動」。拉赫曼應約,當他與這位所謂「伊斯蘭國」聯絡人見面交談時,便被這位其實是卧底的探員和其他同僚當場逮捕。

顯然,這一事件中的暗殺首相計劃其實出自英美卧底反恐特工網絡:他們以「伊斯蘭國」聯絡人為名,又以聖戰計劃為餌,哄誘拉赫曼執行計劃後,再去逮捕他。而為了製造證據,英美反恐特工除了欺詐拉赫曼,更非法「策劃」暗殺計劃,並「教唆」拉赫曼去執行暗殺任務。(節錄)

黃伯農(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