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美關稅戰之下,中國政府近日持續發力,為外貿企業搭建內銷平台。昨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下稱「消博會」),亦由商務部牽頭,特別設有「外貿優品中華行」展區。有商家表示,關稅前景不明朗,手頭訂單已停滯,年初開始在政府指導下轉以內銷打開通路,但「相當於重開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1700企參展 港貿發局設館
本屆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間企業攜4100多個品牌參展。香港貿發局亦在消博會設立「香港時尚館」,為本港消費品企業與內地買家提供交流對接機會,以拓展內銷商機。國家副主席韓正和有關國家領導人、國際組織負責人昨上午出席啟動儀式。
本報記者昨在消博會所見,國貨特色潮品展區6號館特別設有「外貿優品中華行」展區,匯集各地多種知名外貿型企業。
羊絨商今年轉內銷 稱政府力推
展區內的「新疆順興羊絨製品公司」,本專做給歐美大牌貼牌加工的外貿生意,今年新創立這品牌,專注開拓國內市場。負責人蔄澤仕對本報表示,「今年總體上從我們自治區到州政府,都是這個(拓內銷)指導意見」。
「國際形勢擺這兒,突然間就關稅戰了,也不知道發展方向是啥,就得擴大內需。」蔄澤仕說,美國連帶向中亞五國加稅,斷了公司從第三國出口的這條節流路徑。公司相關訂單都先停,已下單的,也正與海外客戶商量關稅如何承擔。他感嘆這兩年企業都「相當困難」,「一個外貿型的企業轉內銷,相當於重新開一個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在4號館全球特色消費展區的箱包企業「行匠優品」,負責英國註冊箱包品牌在華銷售,並和美國名牌Samsonite使用同一個浙江代工廠。公司負責人翟明對本報表示,自新冠疫情後,公司逐漸從出口轉為內銷為主,現在約七成產品都在國內銷售,「這個比例這兩年變化得特別明顯」。
「從去年年底,我們大號旅行箱在國內的銷量迅速反彈,和前年比至少翻了兩倍。」翟明介紹,這在其行業可看作是旅遊業「往上走」的指標,「可以感受得出整個國內的旅行環境回暖很快」。此外,中國消費者較歐美更喜歡更新換代,也帶動銷情。
翟明表示,出口轉內銷和國內及國際經濟環境變化有很大關係。國家拉動內需,海南建設自貿港積極招商,願意給他們提供組裝場地,公司正考慮把生產線從浙江遷到海南,「更方便進口零件和產品出去」。
今屆消博會是今年中國舉辦的首場大型國際性展會。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5年來消博會已成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精品消費展,為全球企業共享中國市場、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提供重要平台。
海南省委書記馮飛昨致辭也提到自貿港封關在即,國內外品牌將可在海南自由、便利、高效買全球、賣全球。
圖 – 消博會展區內的新疆順興羊絨製品公司,本為歐美大牌貼牌加工,今年新創立品牌拓內銷。公司負責人蔄澤仕(左)說,「今年總體上從我們自治區到州政府,都是這個(拓內銷)指導意見。」(劉曉宇攝)
(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