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討北京反制策略:採非關稅壁壘 打MAGA票倉

【聚焦中美】面對美國發動關稅戰的壓力,中國一直針鋒相對。在以相同稅率回應「對等關稅」以外,北京被美媒質疑採取其他非關稅貿易壁壘手段還擊,尤其針對特朗普基本盤「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核心州份和產業。回想「特朗普1.0」的類似關稅戰,中方也是瞄準農業還擊,迫使美方採取措施支援作為特朗普票倉的農民,「特朗普2.0」如今正在研究重演「特1.0」時期對農民的大規模援助。

華被指再瞄準農業 美重研金援農民

美國政治網媒Politico上周六(12日)報道,北京正透過一系列非關稅貿易壁壘反擊特朗普政府,例如以食物安全和衛生問題等科學法理為由,停止或大幅削減進口美國農產品。早在特朗普2月和3月兩度以報復中方打擊芬太尼不力為由對華開徵各10%的「芬太尼關稅」,當時北京針對美國部分煤炭、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反徵10%至15%關稅。到特朗普公布一再加碼至125%「對等關稅」期間,中方在反徵同額關稅率之際,被指同時禁止部分美企的農產品或禽類製品進口。

Politico指北京停止或大減從美國直接進口美國牛肉、家禽產品或天然氣,同時限制對美出口關鍵礦物,相信是要針對打擊支持特朗普的艾奧瓦和內布拉斯加等「深紅」州份產業。文中舉例指中方拒絕更新數百間肉類加工工廠的出口許可證,指控美國雞肉製品含有違禁藥成分。以上措施甚至迫使逾九成美國牛肉出口陷入停頓。報道質疑中方經常以衛生問題為藉口限制貨物進口,像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北京即以農產品有害蟲或基因改造食物,阻撓外國大豆等農產品湧入中國市場。

美國智庫農業和貿易政策研究所(IATP)鄉郊戰略與氣候變化主任利利斯頓坦言,面對關稅尚可付款了事,只是成本提高,惟非關稅貿易壁壘可能全面限制美國商家的出口能力。

中國去年佔美國農產品出口額的14%,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和黨眾議員拉胡德向《紐約時報》承認,不少美國農民向他表達不安、壓力和對不確定性的擔憂,「一旦陷入貿易戰,農業往往首當其衝」。

特1.0創傷猶新 美大豆協會促達新協議

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市場的美國大豆便是例子,美國大豆協會已促請特朗普政府跟中國達成新協議,其會長示警稱,業界仍背負「特朗普1.0」時期中美貿易戰的傷痕。其時特朗普政府動用農業部旗下「大宗商品信貸公司」撥款280億美元(約2184億港元)援助國內農民,農業部長羅林斯上周三向彭博社承認正重新研議該方案,並考慮其他一切援助手段,但最理想情况是政府毋須出手。中國外交部日前曾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國家,對美國霸凌行徑採取反制措施既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為維護國際規則、秩序和公平正義,以及世界各國共同利益。

(Politico/紐約時報/彭博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