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正當美國大型科企以至市場為特朗普政府擴大「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感鬆一口氣之際,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等美國高官昨日再次帶來「壞消息」。繼總統特朗普預告周一(14日)會就一開始已獲豁免「對等關稅」的半導體徵稅有更詳細交代後,盧特尼克表明未來「一或兩個月」很有可能公布半導體關稅,新近獲豁免的貨物品項將一併被徵關稅,貿易代表格里爾更表示,這些豁免新項只是由「對等關稅」轉移到「國家安全關稅」的體系,預期後者會涵蓋半導體,惟具體實施前須先進行調查。
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訪問時,盧特尼克表明上周五(11日)公布的新增「對等關稅」豁免只是暫緩執行,預期「一或兩個月內」即會被徵「半導體關稅」。他說:「所有那些產品都跟半導體有關,將有特別關注類型的關稅,以確保那些產品會回流(美國生產)。我們需要有半導體,我們需要有晶片,我們需要有平板顯示器——我們需要有那些東西在美國製造,我們不能任由讓我們運作的所有東西變得依賴東南亞(生產)。這是為何(特朗普的)做法是他說要讓它們豁免於『對等關稅』,但它們會被列入很可能在一或兩個月內生效的半導體關稅。」
格里爾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訪問時,被問到高科技產品新近獲得豁免後,關稅目標是否仍是將電子製造業搬回美國本土,他答道:「我們肯定需要半導體及其下游電子供應鏈轉移到美國境內,那其實不是豁免,這甚至不是正確用詞,實際發生是這類型的供應鏈由全球關稅、『對等關稅』的關稅體系,轉移到『國家安全關稅』(national security tariff)的體系——那是我們正為藥物、半導體、(關鍵)金屬等進行(調查)研究的範疇。」
格里爾承認因需要商務部進行調查,「國安關稅」暫未生效,但相關的貨物品項目前仍適用於20%對華「芬太尼關稅」。
強調盼整個半導體供應鏈回流美
格里爾坦言,在半導體供應鏈的關稅問題上需要「謹慎得多」,畢竟美國甚至沒有進口那麼多半導體,「它們都流進下游產品」。他強調特朗普政府是想要整個供應鏈而非單一產品搬回美國本土。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上周五(11日)晚上發布「對等關稅」的貨物豁免清單更新,加入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硬碟機、記憶體晶片和半導體製造儀器等高科技產品後,惟外界仍預計關稅遲早捲土重來。其中半導體情况尤受關注,總統特朗普上周六表明周一會就半導體和「對等關稅」豁免清單等有「具體得多」的交代。
華商務部:豁免僅修正錯誤一小步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日表示,美方上述豁免措施是其「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我們敦促美方徹底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各方理性聲音,在糾錯方面邁出一大步,徹底取消『對等關稅』的錯誤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過平等對話解決分歧的正確道路上來」。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上周六分析美國進口數據後在社交平台X表示,他認為特朗普政府的豁免措施與其說是中美可達成貿易協議的信號,不如說是「嘗試紓緩電子業和消費者所受的衝擊」。據其統計(見表),豁免新項固然有像智能手機或外接電腦屏幕等美方高度依賴中國進口貨的類型,但也有不少貨物品項的中國進口貨物佔美國從全球進口來源國比例沒有那麼高。
(彭博社/路透社/新華社/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