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正酣之際。有美國媒體撰文分析指,儘管特朗普政府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日,惟金融市場似乎對其團隊要在90日寬限期內達成150份貿易持懷疑態度。環球股票市場近日異常波動,而其他資產如美元、美國國庫債券和石油都向市場釋放明顯訊號,不認為他們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成條款複雜的貿易協議。
股票市場
在4月10日再次急跌之後,美股目前顯得較為平靜,並在11日上升619點,道指收報40212.71,重上40000點樓上收市。
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柯林斯(Susan Collins)同日向《金融時報》表示,如果出現危機跡象,美國聯儲局將介入支持金融市場,這項消息令市場大為鼓舞。
惟投資者依然處於困境,特朗普政府發布的任何關稅聲明都可能導致股市大幅飆升或暴跌。譬如,在特朗普政府10日澄清對中國的關稅應為145%後,美股應聲暴跌。外界原以為關稅對中關稅應是125%。美股道指同日盤中一度大跌2000點。
據報道,在道瓊斯工業指數129年的歷史中,該指數收盤上升或下跌至少1,000點的次數僅有31次。其中有四次是發生在過去一周。
標普500指數在4月第一周下跌超過9%,這是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起見最大的單周跌幅。該指數本週上漲5.7%,這是自2023年以來的最大單周升幅。
儘管在特朗普宣布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後,美股9日出現歷史性的大升市,惟目前美股三大指數仍遠低於特朗普4月2日在所謂的「解放日」提出「對等關稅」時的水平。
2025年4月4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收市後,屏幕顯示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市大跌2231點,收報38,314.86。(Reuters)
債券市場
美國媒體普遍認為美國債券市場近期表現異常。
在一般情況下,環球金融市場出現動盪時,美國國債價格一般都會上升,因為其歷來被視為最安全的「避險」資產,美國政府作為發行方一直都能保證美債的信用。
吊詭的是,在這次美股大跌市中,美債價格不升反跌。
分析指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美國貿易政策失去信心,他們憂慮美國在貿易戰中受到的傷害可能比特朗普關稅政策針對的國家更為嚴重。正如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4月7日在致股東的年度信中所說,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可能會疏遠美國最重要的盟友以及動搖美國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
美債孳息率走勢是特朗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的主因
與價格走勢相反的美國債券孳息率4月11日一度飆升至4.5%以上。本週較早時候,該孳息率還低於4%。這對市場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波幅。由於大量消費貸款利率與孳息率密切相關,更高的孳息率可能會損害美國的經濟。
花旗分析師在11日的報告中表示:「從歷史角度來看,孳息率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並沒有給在動盪市場中尋找避風港的投資者帶來任何安慰。」
石油
據美媒的分析,石油市場近期的交易情況暗示我們即將陷入經濟衰退。
由於投資者擔心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會削弱對旅行、航運和運輸的需求(所有這些都需要燃料),過去幾周油價大幅下跌。
美國油價4月11日開市後跌破每桶60美元(約465.4港元),接近四年來的低位,隨後略有回升。全球基準布蘭特原油價格徘徊在每桶63美元(約488.67港元)左右,為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近年來,油價一直是經濟衰退的主要指標。 2008年大衰退爆發時,油價首次突破每桶 100美元,隨後暴跌。疫情期間,由於石油過剩現象嚴重,貿易商不得不向倉儲設施付費,以將不需要的石油運走,油價首次跌至負數。
美元
美元4月11日(周五)跌至三年來的最低水準。這與關稅實施後人們所預期的情況正好相反。
通常,關稅會提高當地貨幣的價值,因為它鼓勵居民購買國產商品而非外國商品,與其他貨幣相比,他們的貨幣價值更高。
惟這次貨幣交易員選擇拋售美元,因為他們認為美國將首當其衝地受到特朗普貿易戰的影響,最終變得比徵收關稅之前更加虛弱。
RSM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表示:「由於對美國資產失去信心,投資者和各國央行正在拋售美國國債和美元。」
與此同時,金價同日飆升至每盎司3,200美元(約24,821港元)的歷史高位。今年以來,黃金價格上漲了 23%以上,剛剛創下了自1986年以來最好的季度。在經濟和政治不確定的時期,黃金被視為「避風港」。
貿易協議
儘管金融市場對特朗普政府能否與所有150個國家及地區達成雙邊貿易協定的機會持極大懷疑態度,惟特朗普政府仍堅稱持樂觀態度。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本周表示,已有70多個國家要求與美國代表會面,以達成協議,避免繳交特朗普頒布的懲罰性關稅。儘管美國政府沒有透露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的細節,惟表示將優先考慮與韓國和日本等盟友談判。
美國媒體認為,貿易協定是極其複雜的安排,通常需要數年而不是數月的談判時間。即使特朗普能夠在短時間內與所有這些國家進行貿易談判;無論是全面協議還是將協議框架整合在一起的協議書,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出口國,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目前至少達到145%,而中國4月11日也以125%的關稅展開反制。這將對世界兩大經濟體造成巨大損害,而雙方暫時都表示不願讓步。
中國一直表示願意進行談判,但希望以受到尊重的方式進行。
與此同時,經濟學家們對特朗普的「政策急轉彎」無動於衷。華爾街經濟學家認為,儘管談判達成的貿易協定無疑對經濟有利,但大部分傷害已經造成。懲罰性的10%普遍關稅仍然有效,汽車關稅為25%,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商品關稅為25%,鋼鐵和鋁關稅也仍然有效。
這就是為什麼摩根大通和高盛皆表示,美國和全球經濟今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拋硬幣(50%)的機率。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