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社评 香港下任特首或由民建联夺魁

特约评论员 老蕭

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其实十分受到海外华人的关注,特别是同喝东江水的粤语系人士。

香港经历一段骚乱岁月,影响深远。原因很多人都清楚。这里不再赘述。这里略略谈谈香港下一任特首会有谁胜出担任。

很多年前,在林郑月娥访问澳洲之际,笔者就预测林郑月娥将是未来的香港行政长官。后来林郑月娥和前财长曾俊华竞选时,笔者当然继续预测林郑当选。不过,当时的评论,笔者就指出,林郑之后的香港未来新特首,应该脱离英国殖民系统的旧官僚体系(林郑和曾俊华均是英国殖民体系的旧官僚)。这一点,笔者至今认为依然正确和坚持。

林郑执政特区这几年,其实不如人意,有几点略略提一下(也不是说几宗罪,毕竟林郑还是把香港带过来了):

第一.没有坚持修例,以及23条立法。过去,笔者预测梁振英后,林郑会就23条立法,加强香港法治。林郑可能有做些工作,但缺乏信心,最后甚至表态任内不提23条立法,后更取消修例,引发一年的反修例骚乱。在骚乱过程,处理也不够果断,甚至低声下气,懦弱的一面完全损害“好打得”民间形象,怨声载道。

第二.上任之初,就积极参加泛民聚会,送出数万元红包,反观建制派就没得到林郑的青睐,别说几万元,几块钱也没有。这种厚此薄彼,引发建制阵营不满,埋下施政不顺的另一地雷。

第三.疫情管理失败,这是林郑任期的最大污点。香港至今为止,已经爆发了三波,四波疫情,可谓管控失败。同时,任由黄丝教授袁国勇主导疫情管控,虽然是尊重学者,但作为特首,多少有失职之嫌。

第四.面对众多涉外难题,如双重国籍,司法系统问题等,林郑均无建树。这些不是现在也是未来的“地雷”,特首不去做,常由人大释法不是最佳解决之道。

林郑的工作打分,笔者只能给60分,仅仅合格。

平民都能看到问题,北京怎会不了如指掌?笔者预测,林郑月娥基本没有连任的可能。

离香港特首选举还有一段时间,但目前已经纷传多位竞选特首的热门人选。包括:林郑月娥(竞选连任)、政务司长陈茂波(大热)、前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前保安局长现任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以及民建联现任主席李慧琼等。

有无黑马目前不得而知,就上述4人来看,笔者预测民建联现任主席李慧琼跑出的机会很大。

陈茂波,陈德霖均是英国殖民时代的旧官。陈茂波在殖民时期曾在税务局,建造业训练局做过低职官员,而陈德霖1976年已经加入政府政务职系。陈茂波的经历更有很多争议,不是涉嫌利益冲突,就是涉及诽谤,涉嫌避税,涉嫌隐瞒资产等,能当上政务司长,反映林郑身边已经无可用之人。

陈德霖专长是经济。但在百年大变局时代背景下,管治香港不能仅仅懂经济就行,还要懂政治。陈德霖的位置,政务司长或财长更适合。

而叶刘淑仪也是殖民时期的旧官员,当然,在动乱期间,叶刘淑仪是建制派中最突出的“护港使者”之一,与梁振英同为人称道。不过,叶刘淑仪的民望长期不高,这是缺陷。故定位为辅臣更妥。

李慧琼是70后,年纪最具优势。1999年首次参加区议会选举就胜出,成为当时香港最年轻的女性区议员,并连任至今达20余年。这应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外人未必清楚(笔者也不清楚)。特别是2019年泛民横扫香港十八区区选举,建制派纷纷落马,李慧琼是建制派硕果仅存的几个区议员之一,完全经受了大风大浪,是香港政坛真正的实力派。

其实,香港既然保持民主选举制度,理应是党派之间竞选产生,不过,无论是首任董建华,还是曾荫权,梁振英,抑或林郑月娥,均没有党派背景。这与西方民选体制相异。所以,香港下任特首,极有可能从党派,从建制派中的政党产生。这样可避免特首的低民意,提高特首的社会认受性。因为政党的背后是选民。没有党派的特首,身后就不具备这个优势。

踏入2021年,中国政府公开强调,唯有坚持“爱国者治港”。这是在港独分子企图夺取香港管治权的动乱后认清的一个底线。因此,笔者认为,下任特首一定是从建制派中产生。作为建制派最大党的民建联,自然优势明显。

由于近期北京强调特首最终由中央政府任命,这个背后,笔者猜测会否直接任命(李慧琼),而不再通过1300多人的选举委员会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民建联公布了治港政纲,在不是选举时间的时候公布治港政纲,笔者认为是向中央政府表心迹,告知中央政府,民建联已经做好准备。同时,民建联也表示,政党的理念从参政议政提升到管治。这无疑透露出民建联参与特区政府工作的信号。

同时,新民党叶刘淑仪或也以党派身份,加入新特区政府。

政党参与政府管治是西方政治体制的特征。香港或结束没有政党管治的历史了。建制派下的港人治港,既保国家底线,也兑现港人治港承诺,一国两制得以延续。

2021年2月1日

澳华辣评周刊主笔/华人专栏作家(澳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