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军事】美軍印太司令部本周初向國會提出要求在2022至2027財政年度增撥270億美元,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能力,《日經亞洲》周五(5日)取得相關文件報道,印太司令部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方案中,核心之一是在「第一島鏈」範圍建立精準打擊的導彈網絡,旨在回應北京阻止美軍進入島鏈範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另外,美國防長奧斯汀周四向國防部仝人發出備忘錄,點名指中國是「頭號步步進逼的挑戰」,美方須「提升威懾力」和「維持競爭優勢」作應對。
《日經亞洲》取得的文件提到,「美國未來最大的危險繼續在於傳統威懾力受損」,尤其令印太地區軍力平衡變得更不利於美國,促使中國更大膽採取行動試圖改變地區和全球現狀。文件提議的具體方案是「派遣可『一體化聯合作戰武力』,配以在國際換日線以西沿着第一島鏈部署精準打擊(導彈)網絡、在第二島鏈部署一體化防空導彈系統,以及分散武力佈陣」。方案形容這做法可帶來「維持穩定的能力」,以及如有需要時「分配和支撐更長時期的戰鬥行動」。
「印太軍力平衡不利美國 利華大膽行動」
上述文件披露,新方案旨在「聚焦資源於威懾中國的重要軍事戰力」,打消中方採取先發制人攻擊的念頭,其中心要素是「沿着第一島鏈的具高度存活能力、擁有精準打擊的網絡」。《日經亞洲》報道,這意味着擴充配置傳統導彈的陸基炮台,但美軍已排除在中短程導彈使用核彈頭。
第一島鏈一般意指包括台灣、沖繩和菲律賓等接近中國大陸的島嶼,報道形容中國視之為美軍首道防線,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戰略尋求將美軍推出東海和南海的第一島鏈以外。第二島鏈由日本東南部去到關島(美國屬地),南至印尼,報道指中方尋求限制美軍接近這道西太平洋防線,將令美軍以往依賴海軍和空軍的戰略難再奏效。
印太司令:北京未來6年或圖改台灣現狀
陸基中程導彈被視為中國解放軍強項,估計有約1250枚,其中「東風-21D」和「東風-26B」兩款更有力威脅美國航空母艦甚至是關島基地,而美國則受限於《中程導彈條約》而沒有任何中程導彈。特朗普政府2019年退出《中程導彈條約》時——此舉被視為要為美軍在印太部署中程導彈反制中國鋪路——曾稱,未來類似條約的新談判須納入中國,但北京表明沒有興趣。
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周四在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發表演說時則表示,未來6年對中國或尋求改變地區現狀有顧慮,例如是涉及台灣。他形容中國在這段時間將處於戰力佔優的地位,屆時北京或可大範圍地選擇「永久」改變地區現狀。他提議在關島設立陸基神盾系統,藉此騰空原先負責關島導彈防衛的3艘導彈驅逐艦去執行其他海軍任務,增加部署靈活性。
(日經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