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美】中美科技戰,美國拜登政府沒有放鬆限制華為蹟象,勢要繼續以芯片卡中國脖子。但除了芯片,中國官媒坦言,中國「農業芯片」種子也可能被卡脖子。種子地位不限於農業,更是國家糧食安全重要籌碼;中國農業發展與生產水平雖然不斷提升,但種植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薄弱,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過度依賴「洋種子」。洋種子價格高,進口受制於人,更隱藏「斷種」風險,因此必須盡早突破關鍵技術,將「農業芯片」早日握在自己手中。
新華社主辦半月刊《半月談》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現時「洋種子依賴症」流行。
中國種子供應總體上有保障、風險可控。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中國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能實現100%自給。
然而,中國種業短板和弱項也不少。比如資源保護利用不夠,一些領域育種創新,特別是基礎原始創新,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地區、一些品種洋種子佔比超過80%,甚至幾乎完全依靠進口。洋種子不僅市場份額高,價格也遠高於國內種子,甚至有的品種「進口的按粒賣、國產的論斤賣」。
黑龍江省克山縣素有「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的美譽,種植歷史超過100年,但當地的種子多來自海外。克山縣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6萬畝,大西洋品種約佔一半。
玉米也是中國比較薄弱的領域。美國杜邦集團旗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種子「先玉335」,推廣至今已10餘年,是東北、華北玉米產區種植的主要玉米品種。
此外,中國的辣椒、洋蔥、胡蘿蔔、番茄、西蘭花等,不少都依靠洋種育成。中國種子貿易協會數據指,中國2019年蔬菜種子進口2.24億美元,佔種子進口額的一半以上。西蘭花種子進口依存度超過80%,甜菜和黑麥草種子對外依存度達到95%以上。
種子卡脖子「卡」在哪?《半月談》文章列出5大方面:
(1)原創性種質相對稀缺。在玉米生產利用的品種上,目前外國卡不住中國,但在培育品種源頭的種質資源或育種技術方面,外國可以輕易卡住中國。中國玉米種質資源先天優勢不足,種質資源是培育新品種的源頭和基礎,隨著玉米品種的推廣,種子退化嚴重。只有種質資源豐富,才能優選劣汰,培育出更多市場需要的新品種。
(2)資源精準鑑定能力弱。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萬建民:「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護方面,與國外差距不大,但在種質資源精準鑑定方面,比如是否具有高產、優質等性狀,還有不小的差距。」中國成立了農業農村部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保存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但目前完成資源精準鑑定的不到1.5萬份。
(3)現有種質資源保護不夠。儘管中國物種質源豐富,但許多地方品種正在快速消失。據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實施期限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初步調查,在湖北、湖南、廣西等6省區375個縣,71.8%的糧食作物地方品種消失,其中不乏優質、抗病、耐瘠薄的特性品種,種質資源保護面臨新挑戰。
(4)基因挖掘能力弱。中國科研人員已經做了一些工作,如水稻基因組研究等,但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的研究方面,在「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方面還有待提高,目前創制的有突破性的種子還比較少。 萬建民稱,這一點與評價體係有關。從事種質創新的人,所出的成果是資源而不是品種,不能直接變成效益,同時目前尚未形成能夠對資源成果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機制。
(5)科研機構和企業缺乏有效協作,部分品種育種研發水平低。黑龍江種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黃春峰稱,國外種子研發多是在大公司,種子資源的收集源於百年積累,起步早、科研投入大。而中國商業化的農作物種業科研體制尚未建立,投入有限、基礎薄弱,缺乏有效協作。技術、資源、人才向企業流動不暢。
文章認為,中國需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力度,建設完善種質資源中、長期庫,建立完善的種質資源登記管理制度,健全資源保護體系、鑑定評價體系和共享利用體系;盡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成果;理順科企協作機制,改變育種機制與研發模式。
文章指出,現代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種業的競爭關係到國家、農業產業的競爭能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高科技戰爭。如果國外出現極端斷供情況,雖然不會「一卡就死」,但確實會影響中國農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