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提名伯恩斯任駐華大使 退休資深外交官 打破近年慣例

【聚焦中美】中美關係正處於新低之際,美國方面上周五(20日)宣布,總統拜登已正式提名65歲、有27年職業外交官生涯的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圖)擔任駐華大使。有中國專家認為,此舉意味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制定跳出了雙邊關係框架,放置在全球框架下,足顯中國事務對美國的重要。

去年10月4日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卸任美國駐華大使,此後10個月來該職位一直空缺。彭博社今年2月曾報道,拜登會提名伯恩斯,或者前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Rahm Emanuel)。結果現在伯恩斯有可能任駐華大使,而伊曼紐爾則同日獲提名駐日大使。路透社引述伯恩斯表示,如獲參議院批准,他十分期待重返公職崗位,並致力於「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以及在兩國關係這一關鍵時刻所面臨的其他困難和複雜挑戰」。

伯恩斯是名已退休的職業外交官,先後在列根至小布殊四任政府任職,同時也是蘇聯問題專家,曾於2005年至2008年間擔任副國務卿,並曾擔任駐希臘大使、駐北約大使。現在則是阿斯彭戰略集團(ASG)和阿斯彭安全論壇(ASF)的執行董事,同時兼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教授。

倡貿易上向華施壓 保護印太盟友

伯恩斯今年2月底在接受美國媒體The World採訪時,曾闡述美對華政策的優先事項,認為首先須從貿易領域向中國施壓。他又強調要通過競爭保護印太地區盟友,維持自由開放秩序。此外,他還注意到中美政治體制、價值觀之間的差異與競爭。儘管中美關係存在挑戰,他仍呼籲在符合美國利益時,與中國合作。

過去10年,駐華大使均由政客擔任,而非經驗豐富的外交官。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認為,拜登的選擇或傳遞出一個信號,即他正在擺脫特朗普時期對政客的依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刁大明對澎湃新聞表示:「中美關係中盤根錯節的議題很多,若出現必須第一時間回應、管控的議題,職業外交官能夠較為穩健地應對,以避免造成更大的風險。」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