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明大選 專訪兩大熱門陣營

【政局】韓國總統大選將在周三(9日)舉行,代表保守派國民力量出戰的前檢察總長尹錫悅與代表執政進步派共同民主黨上陣的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是兩大熱門,《明報》國際組與身處韓國的特約記者合作,今明兩日將有特別採訪專題。第一天的焦點會落在外交議題,現屆文在寅政府任內首先一定程度上修補了因薩德防禦系統部署而受損的中韓關係,繼而推動與朝鮮破冰,促成韓朝及美朝峰會,但如今看來其努力在限制朝鮮核導發展上成效有限,美韓關係也存在一定暗湧。以上議題也成為兩名總統候選人在外交政策上的攻防焦點,特約記者專訪了兩邊陣營的重要幕僚,分別闡述尹錫悅及李在明的外交政策主張。

在野國民力量黨:

欲為薩德鬆綁 中韓關係暗湧

曾在文在寅政府出任檢察總長的尹錫悅代表保守派的國民力量黨出戰總統,其外交政綱可見強烈親美和強硬對朝的保守派色彩,但預料他最受爭議的主張會是以朝鮮威脅為由,廢棄現任文在寅政府在薩德問題上的「三不」立場,對增加部署薩德持開放態度,隨時再次衝擊中韓關係。國民力量黨的綜合總統選舉對策委員長羅卿瑗與選舉總部國防安保支援本部長金龍顯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三不」只是文在寅政府的立場,薩德部署是為了韓國而非美國,質疑中方為此對韓報復會是侵犯韓國主權。

批文在寅朝韓峰會令衝突升級

在題為「韓國需要邁步前行」的《外交事務》網站文章中,尹錫悅狠批文在寅的對朝政策既損害韓國的全球地位,更令美韓同盟關係出現偏差。羅卿瑗向本報表示,朝韓峰會後出現韓國在朝韓非軍事區撤軍、減少韓美軍演等的情况,令韓國安保力量減弱,但朝鮮迄今仍繼續試射彈道導彈,進一步危及朝鮮半島安全。

曾任首都防衛司令官和陸軍中將的金龍顯也向本報表示,文在寅的朝韓峰會只會令衝突升級,「不是起承轉『合』,而是起承轉『北(朝鮮)』, 結果韓國成為全世界的孤立者」。他又質疑,倘若宣布終戰宣言,國內親朝鮮勢力一定會要求美軍撤出韓國,只會徒增混亂。

質疑親華難維持「安美經中」

談到中美關係,羅卿瑗質疑文在寅政府「一直向中國傾斜」,令所謂「安美經中」(安全是美國、經濟是中國)的政策難以維持。她強調,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形成的全球供應鏈將決定未來經濟,在中美爭奪技術霸權之際,韓國必須盡快選邊站,「韓國只有融入擁有先進技術和資本的美國經濟秩序,才能看到自己的經濟未來,但中國是地緣相近的國家,也是與韓來往密切的國家,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金龍顯主張韓美同盟應進一步擴大領域,韓美同盟1953年首次簽署時只是軍事同盟,後在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總統和韓國總統朴槿惠領導下,逐漸成為由價值同盟、信任同盟和建設和平同盟組成的戰略同盟,而未來應再擴展到技術同盟。

幕僚:華若報復屬侵犯韓主權

尹錫悅主張廢除薩德問題的「三不」立場(不追加薩德部署、不參與美國全球導彈防禦系統及不建立美日韓軍事同盟),對此羅卿瑗表明「三不」是主權問題,尹錫悅的主張並不意味着韓國將立即加入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又指中方也不會過度解讀這一部分。金龍顯解釋,「三不」不是條約或協議,只是文在寅政府的立場。 薩德不是為了美國,而是為了韓國防禦朝鮮的核武威脅。考量此點,中國干涉韓國部署的薩德,這是對韓國主權的侵犯。談到尹錫悅的先發制人打擊主張,金龍顯表示打擊目標會是導彈基地及核導彈,羅卿瑗則補充稱,因高超音速導彈一旦發射就無法被攔截,故須從源頭展開攻擊以作預防。

在俄軍侵烏的背景下,金龍顯又表示,倘若美國關注烏克蘭情况,亞洲就會出現中國可利用的真空帶,台灣就會受到影響,「製造兩岸軍事緊張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會給世界和平與穩定帶來問題」。

執政共同民主黨:延現屆對朝政策 修復中韓經濟

【另訊】前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代表執政進步派的共同民主黨出選總統,據其黨內發言人廉昇烈及總統大選對策委員會外交特別顧問林聖明向本報所介紹,李在明認同現任文在寅政府的對朝政策以至「新南方政策」,更計劃擴展後者,探討如何跟關鍵盟友美國的「印太戰略」和主要經濟伙伴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作出協調。李在明以不贊成薩德系統在韓部署著稱,林聖男寄望擴展韓美同盟合作範圍的同時,中韓經濟關係也可恢復到薩德部署前的水平。

對朝加強威懾同時外交對話

李在明上月底在美國《外交事務》網站發表外交政綱(見表),承認韓國最棘手的難題是朝鮮核導項目,但強調任何朝鮮無核化的解決方案都必須是和平的。朝鮮今年以來最少九度試射彈道導彈,顯眼的核導威脅為今屆大選增添新變數。共同民主黨發言人廉昇烈談到現屆政府的官方對朝政策時向本報表示,現任總統文在寅任內舉辦朝韓峰會下,雙方軍事衝突次數顯著減少,例如朝韓非軍事區(DMZ)的槍擊事件頻率以往每年平均發生36次,但過去4年中只發生一次。廉昇烈指李在明主張為了預防外交衝突,文在寅政府提出的終戰宣言會是非常重要。

共同民主黨總統大選對策委員會的外交特別顧問、前外交部第一副部長林聖男則向本報表示,根據李在明的立場,非常擔心近期朝鮮試射的彈道導彈,為了應對上述威脅,需要加強威懾與完善軍事態勢,同時舉行外交對話,逐步解決朝鮮核武問題,若朝方再度違反協議,將重新恢復對朝各式制裁。

「新南方政策」協調印太帶路

林聖男去年11月辭去駐東盟大使一職加入共同民主黨,他指李在明計劃擴大和發展文在寅政府的「新南方政策」,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文化、安保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又指倘若李在明組建新政府,將重新審視新南方政策跟美國印太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之間是否存在協調空間。在同樣的背景下,李在明還預期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擴大在氣候變化、能源和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並認為通過加強跟中國的經濟合作(中國與佔韓國貿易總額四分之一,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對面向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林聖男坦言,韓中經濟關係正常化的目標是恢復至薩德系統部署前的水平。

不希望台海軍事緊張態勢升級

李在明此前在電視辯論上稱「會開火擊沉非法越界的中國漁船」,林聖男解釋並非要擊沉載有平民的漁船,而是和印尼一樣,要令中國非法漁船在海上被沒收和銷毁,作為堅決打擊非法捕撈的體現。文在寅任內韓美峰會聲明罕有出現納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字眼,但林聖男表示李在明還沒表達台海局勢相關的意見,廉昇烈則解釋稱共同民主黨基本上不希望台海的軍事緊張態勢升級。

另外,對於目前全球焦點的俄軍入侵烏克蘭,李在明已表態指俄方毫無正當理由,宣布為烏克蘭捐款1000美元。廉昇烈補充,共同民主黨的立場是有必要在考慮其對韓國的經濟和安全影響下作出應對。(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