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撤出俄羅斯市場後 中國科技企業正權衡機會?

【今日点击】愈來愈多歐美企業宣布停止俄羅斯業務,美媒指,這給了中國科技公司填補市場空白的機會,但面對物流、金融和法律方面的障礙,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

《華爾街日報》(WSJ)指,智能手機製造商蘋果、三星,電腦製造商惠普、戴爾,以及電信設備生產商愛立信,先後決定在俄羅斯暫停銷售,美國及其盟友實施的廣泛制裁,正促使企業重新審視與俄羅斯的商業關係。然而,中國科技巨頭仍保持沉默,無跡象表明它們退出當地市場。

近幾十年來,許多中科企在俄羅斯建立了牢固的商業關係,在一些科技產品市場佔據了40%以上的份額。這些企業通常追隨北京的立場,後者宣布反對制裁。

盡管以全球標準衡量,俄羅斯科技市場規模較小,僅佔全球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發貨量2%左右,但它卻是歐洲最大的手機市場,也是西方品牌與中國競爭對手激烈爭奪頭把交椅的科技戰場,例如小米集團就是當地第二大手機銷售商,排在三星之後;聯想集團是當地上第二大個人電腦銷售商,僅次於惠普。

機會大,風險也大

「這是一個巨大的契機。」Counterpoint分析師Tarun Pathak向該報指,同時要擴大在俄銷售,這些企業會面臨更多障礙,眼下的情況正變得有點棘手,包括俄羅斯國內物流混亂、金融制裁使付款更複雜,還可能違反美國及盟國不斷變化且極為複雜的出口管制規定,無意中觸犯並招致處罰。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一份研究報告指,中國公司違反制裁導致的損失會遠遠大於所得,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俄羅斯市場太小,不值得冒被切斷與發達市場聯繫或自己受到制裁的風險。投資諮詢公司BDA China董事長Duncan Clark指,中國企業不會想面對未付發票、重大的物流挑戰。

報道又指,美國禁止向制裁名單上的俄羅斯實體出口採用美國技術製造的產品,是在仿效2020年對華為成功實施的制裁。由於美國的設備和軟體廣泛存在於高科技供應鏈中,當時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生效後,全球各國公司,即使是中資公司,都被迫停止向華為銷售產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