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貿易挑戰遠超烏戰 戴琪稱與華談判善意努力已達極限

【聚焦中美】美媒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近日表示,長遠來看,中國的貿易挑戰給美國帶來的壓力遠超俄烏戰爭。她並告知眾議院,美國與中國談判的善意努力,可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名利場》雜誌報道,上月中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個星期後,戴琪在華盛頓辦公室說:「我認為,這會加強並加緊我們已在進行的對話。」報道稱,當全世界都在關注俄羅斯總統普京對烏克蘭的侵略時,戴琪的首務是處理好美中緊張關係下的壓力。戴琪說:「我們不能忽視採取真正戰略性和深思熟慮的方法,來處理我們想與中國建立的那種關係是多麼重要。」她稱,中國「將對我們經濟產生的影響,遠超我們今天面臨的俄羅斯問題」。

報道指出,烏克蘭戰爭爆發令美中貿易戰變得更加複雜,隨着美國和其盟友對俄羅斯及其領導人的制裁不斷升級,中國可以說是俄羅斯僅存的生命線之一,外界擔心中國會向俄羅斯提供財政或物質支持。戴琪承認,這種態勢給中美貿易關係帶來不能忽視的額外壓力。戴琪去年5月開始與中國的官員討論,她說:「我們需要保持清醒,要有策略,但也盡量不要太情緒化。」

戴琪還透露,3月下旬,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一個多星期後,她告知眾議員們,美國與中國談判的善意努力,如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所言,可能已經「達到了極限」。

耶倫促北京用影響力結束戰爭

另據美國之音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周三(13日)在大西洋理事會主辦的一次活動上呼籲,中國應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結束烏克蘭戰爭,並警告北京未能採取行動,將影響其與那些團結一致反對俄羅斯入侵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

耶倫說:「世界對中國的態度及其進一步擁抱經濟一體化的意願,很可能會受到中國對我們呼籲對俄羅斯採取果斷行動的反應的影響。」她並提到,如果中國目前在關鍵時刻不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當北京就這些原則發出呼籲時就不能指望國際社會予以尊重。

趙立堅:不接受施壓與脅迫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回應稱,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的是建設性作用,主持的是公道,謀求的是和平,着眼的是長遠。他強調,中方的立場同大多數國家的立場和願望是一致的,反對針對中方的無端指摘和猜忌,更不接受任何施壓與脅迫,「時間終將證明,中方的主張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