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卡錫當選「最弱勢」眾院議長 連番重大讓步 強硬保守派勢騎劫立法進程

在最後的第15輪投票,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取得216票支持,即使低於正常過半所需的218票,但由於僅餘6名共和黨「叛逃者」終放棄票投他人,改投「出席」(present),故其所得支持票足夠他壓過民主黨對手傑弗里斯(212票)當選。美國眾院議長選舉的當選條件,是在投給「點名指定人選」(a person by name)的議員中取得多數票,換言之投「出席」者不會被點算選票,變相降低過半門檻。

投票15輪 「叛逃者」改投「出席」變相降門檻

眾院議長選舉僵局上周五現變數——在第12輪投票,14名議員由投給他人或投「出席」,改為投給麥卡錫,之後一輪他再獲多一人「轉軚」支持,但仍有6名右翼共和黨人投給其他人選。第14輪投票押後到晚上10時舉行,以等待兩名共和黨議員返回華盛頓,惟麥卡錫仍以一票之差飲恨。去到第15輪投票,6名「叛逃者」終肯讓步改投「出席」。網媒Axios引述知情人士指,被質疑對黨內右翼影響力下降的前總統特朗普,在最後時刻曾致電「叛逃者」蓋茨和比格斯,敦促他們須解決議長問題。

麥卡錫就職議長後,新一屆眾議院終可展開運作,他強調自己永不放棄,「我父親一向跟我說:如何起步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完」。總統拜登則發聲明恭賀,強調準備好跟共和黨合作,提醒選民已表達出期望兩黨合作的意願。

容許1人提罷黜動議 大削議長權力

自2015年時任共和黨籍議長博納不敵黨友施壓請辭後,麥卡錫便尋求角逐共和黨眾院領袖的地位,但受阻於黨內保守派,只能讓路前副總統候選人瑞安。麥卡錫其後發揮人際手腕強項,向漸成保守派共主的特朗普靠攏,到瑞安2019年出走後終成為眾院少數派領袖。

麥卡錫最終被迫作出降低罷黜動議門檻等多項重大讓步,故其議長權力大受削弱,可能殃及未來兩年間的立法進程。被問到最終如何「湊夠票」,麥卡錫堅稱沒有向任何人承諾特定位置。外界懷疑他有作出私下承諾,例如在第13輪「歸隊」的哈里斯早已表明覬覦眾院撥款委員會轄下衛生小組委員會的主席位置,但如果麥卡錫同意以此為代價,又可能會得失原先支持他的其他資深黨友。

在對華政策上,57歲的麥卡錫被視傾向鷹派的政治人物。他2020年5月籌組「中國工作小組」對抗中國威脅,共和黨確定重掌眾院後,他又宣布若當選議長將成立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又曾透露盼以議長身分訪台。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昨日透過facebook發文恭賀麥卡錫,並期待台美議會未來能持續深化合作與交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