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戰衝擊全球經濟 俄烏西方皆輸

【政局】俄軍侵烏今天(24日)一周年,贏家尚難論斷,但戰爭對經濟的衝擊令全球或多或少皆成了輸家。聯合國上月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俄烏戰爭觸發的糧食和能源危機,加上高通脹、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氣候變化等因素夾擊下,全球經濟增長將從去年的約3%降至今年1.9%。報告稱,經濟增長放緩將影響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皆無法倖免。世界銀行上月也大幅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警告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風險,反映俄軍侵烏、為壓抑通脹而實施的緊縮政策、以及金融狀况惡化今年仍將持續破壞經濟。

俄羅斯「堡壘」政策自給自足 制裁打擊遜預期

【專訊】俄羅斯去年初開戰後面臨大量外資撤出,一度令經濟「陣痛」數月,但靠自給自足的「堡壘俄羅斯」(Fortress Russia)戰略適應西方制裁、央行穩定招數,以及中、印兩國購買石油,令去年經濟最終只減退2.1%,打擊遠未如外界當初預期的10%至15%般嚴重。惟專家指出,歐盟針對俄羅斯海運柴油及精煉能源產品制裁本月5日生效,勢進一步衝擊後者能源收入,加上軍費持續增加勢將窒礙民生發展,俄羅斯今年以至長遠經濟前景將面臨不確定性。

專營歐洲資產管理業務的英國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阿什(Timothy Ash)指出,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後便採取被稱為「堡壘俄羅斯」的經濟政策,政府指導增加國內糧食產量,以及迫令銀行建立儲備,漸發展至自給自足,在面對西方制裁下產生了一定「耐久力」。德國之聲前天引述曾在俄羅斯當投資顧問及策略師25年的威弗(Chris Weafer)指出,除少數知名大企業外,大部分外資撤出俄羅斯的步伐實際遠為緩慢。

此外,俄羅斯央行早已就西方制裁採取應對措施,大幅度加息至20%,並極力保持盧布匯率強勁,防止了經濟即時崩潰。中國、印度等亞洲市場填補俄羅斯石油能源以至其他貿易缺口,加上歐盟國家為顧及自身需求,去年11月每天仍從俄羅斯購買230萬桶原油和石油產品,僅比2021年每天平均減少約100萬桶,都令俄羅斯經濟獲得支持。

歐盟新制裁勢衝擊能源收入

威弗相信,歐盟本月初落實擴大對俄能源制裁範圍將標誌關鍵時刻,俄羅斯今年的石化能源出口收益勢將比去年顯著減少。路透社則分析,隨戰事持續令軍費增加,一方面莫斯科今年1月已錄得價值約1950億港元預算赤字外,另將面臨削減民生公共開支,以及加倍動用後備的「國家財富基金」(NWF)的壓力。「俄羅斯外貿銀行資本」(VTB Capital)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師日爾諾夫(Grigory Zhirnov)早前在社交平台表示,俄羅斯經濟將最早在2025年,方能回復至2021年的規模。

(CNN/德國之聲/路透社)

歐美高通脹能源危機 美現援烏疲勞

【專訊】俄軍侵烏,歐美也蒙受高通脹或能源危機等經濟衝擊。這些國家歸咎戰事推高油價,刺激通脹。民調顯示美國出現「援烏疲勞」迹象,有共和黨國會議員甚至質疑,當人民面對高通脹和經濟困境,為何還要擲數十億美元去幫烏克蘭。

受俄烏戰事影響,歐洲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過去一年也出現經濟放緩。以歐洲經濟龍頭德國為例,德國經濟研究所主任弗拉切爾周一(20日)指出,俄烏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能源價格暴漲,讓德國經濟在2022年損失了1000億歐元(8326億港元),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5%。預測今後幾年德國為這場危機付出的經濟代價還會愈來愈大。

美國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本月中發表報告指出,歐洲今年仍面對挑戰,指出隨着歐洲大減進口俄羅斯能源,一些歐洲國家或會陷入技術衰退,今年通脹亦可能持續。

俄去年對歐斷供天然氣,歐洲擔心今冬難熬,天氣卻相對暖和,加上天然氣儲存充足,以及努力尋找替代供應,歐洲天然氣價格不升反跌,普京以能源作「武器」反擊制裁算盤暫打不響。

俄烏戰事帶動能源價格上升,美國通脹也因而加劇,拜登政府要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平抑油價,又連番加息抗通脹。

美國是主要援烏國,去年國會向烏撥出逾1120億美元(8736億港元)援助。拜登日前在基輔短暫停留期間,又宣布追加5億美元援助。不過,路透社委託Ipsos本月初的民調顯示,美國公眾的援烏熱情有所減弱,對軍事援烏的支持率由去年4月的73%降至58%。

共和黨轟「空白支票」無限援烏

共和黨與白宮就提高債務上限談判陷入僵局,共和黨人要求大幅削減開支控制赤字。一般認為,援烏勢成為2024年總統大選的角力點。料將參選的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批評拜登對烏的(無銀碼)「空白支票」政策。眾議院右翼共和黨人本月初曾提「烏克蘭疲勞」(Ukraine Fatigue)草案,要求切斷助烏抗俄援助。

(華爾街日報/德國之聲/路透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