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周訪華期間受訪表示,歐洲不該捲入台海衝突也不應淪為美國附庸,有關言論惹來歐美政界抨擊後,他周二(11日)抵達荷蘭展開兩天的國事訪問,其間在海牙發表備受關注的演說,再度重申和勾勒出他對「歐洲主權」新時代的願景。他強調歐洲可以選擇自己的伙伴及「塑造自己的命運」,而非僅是旁觀世界劇變的「見證者」。
馬克龍是23年來首名國事訪問荷蘭的法國總統,他周二在海牙的尼克薩斯研究所(Nexus)以英語發表「歐洲主權」演說,延續其2017年在巴黎索邦大學首次提出「重塑歐洲」的主張。馬克龍表示,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給歐洲響警鐘,令歐洲發現原來它們是多麼依賴其他國家。他指出,「歐洲主權」主張可能聽起來只是一個「法國想法」,甚至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但「若你接受依賴其他大國,你會將自己置於失去當家作主的境地」。他表示,所謂「歐洲主權」代表歐洲大陸可以「選擇我們的伙伴,塑造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僅僅見證這個世界的巨變」,「這意味我們必須努力成為規則制定者,而非規則接受者」。
成為規則制定者非接受者
他指出,歐洲應建立新的經濟理論,「使我們能協調以創造就業機會、為社會模式融資、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更加自主和為自己做決定」。他認為此一主張至關重要,尤其是「我們面對戰爭且經濟遭武器化之際」,他說這一理論應基建於5個支柱:競爭力、產業政策、保護主義、互惠、合作。不過他同時強調,捍衛主權不代表要疏遠盟友,歐洲應與盟友保持牢固關係,這可透過「開放和伙伴關係精神」的合作方式實行。
2017年9月,上任僅4個月馬克龍在巴黎索邦大學發表演說,提出重塑歐洲的一系列主張,希望在往後幾年建立一個「自主、團結和民主的歐洲」。他認為當時的歐洲「太弱、太慢、太沒效率」,希望歐盟各國在國防、經濟和稅務等方面進一步整合,包括主張共享國防預算,建立相當於「歐盟軍隊」雛形的快速反應部隊,在財政上成立跨歐盟稅項等。
今次馬克龍訪問荷蘭目的是要突顯在英國脫歐後,法國與荷蘭之間的新動態。法國與荷蘭周三簽署「創新公約」,重點包括半導體、量子物理和能源領域的合作。馬克龍周二演講期間發生小插曲,演說開始時聽眾中有人高喊:「法國的民主何在?我們何時失去了民主?」法新社稱,這些抗議者顯然是指控馬克龍以不民主方式推動引發爭議的退休制度改革計劃。抗議者隨後被帶離。
(法新社/france 24/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