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籲外企打消疑慮放心來華發展 晤歐美亞工商巨擘 允解決市場准入內捲問題

【今日点击】中国国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北京會見國際工商界巨頭代表,定調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衷心感謝所有參與和支持中國發展的外企;他敦促外企不盲從各種干擾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行為,又承諾中國將着力解決市場准入、內捲競爭問題,切實解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廣大外企打消疑慮、堅定信心,放心來中國發展。

指外企是中國式現代化參與者

這場被喻為中國「最頂級招商會」昨於人民大會堂舉行。據新華社發布的習近平講話全文,他首先高度讚揚外資企業數十年來對中國的貢獻,來華投資帶動了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促進了中國技術和管理進步,助推了中國改革開放;在這一過程中也普遍得到豐厚回報。習近平說,實踐證明,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

籲外企獨立自主做出商業決策

「近年來,外商對華投資也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干擾……我常講,吹滅別人的燈,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最終只會把自己的路堵住。」習近平批評個別國家搞小院高牆、關稅壁壘,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他呼籲外企「放寬眼界」,不盲目跟從,獨立自主做出商業決策;跨國公司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希望大家採取務實行動,抵制各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

習近平還提及外企近年在華遇到的困難,包括國內的管理問題。他承諾中國將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重點,着力解決「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問題,進一步擴大開放;整治一些領域的「內捲式」競爭;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為外商來華貿易投資盡可能提供便利。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習近平稱,「總之,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聯邦快遞平治沙特阿美擴投資

央視記者昨披露,參加會見的來自外企及商協會,其中外企代表有4間來自美國、15間來自歐洲、5間來自亞洲、1間來自南美洲,領域涵蓋科技、製造、能源等,共40餘人出席,場內座位呈圍桌式。會議持續90多分鐘,聯邦快遞、平治、賽諾菲、匯豐、日立、SK海力士、沙特阿美7間公司代表先後發言,他們表示將堅定不移擴大對華投資合作。

習近平說,對他們提出的意見及建議,有關部門會研究及採納。習也對在華外企提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文化和風俗習慣,誠信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期待。

與會者之一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長譚森向路透社表示,他與出席者交談,「他們都認為這是值得的,習近平不僅承認企業和行業面臨的各種挑戰,而且承諾政府將採取行動」。

 

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計劃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輿論普遍認為將進一步衝擊全球貿易。北京學者認為,從中國高層近日的系列動作來看,今年中國的核心議程之一是尋求加強與全球工商界關係,試圖打破美國「新關稅戰」遏制亞洲乃至全球的戰略。

近一周內,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循慣例舉辦。多年來,這兩場活動一北一南依次在全國兩會後舉行,前者聚焦外資合作,後者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都是中國政府在部署本年度工作後,與全球工商界的互動窗口;今年的中關村論壇也提前了一個月,與上述兩大論壇接踵舉行。

受訪學者認為,密集舉動可見中央高度重視對外開放,釋放多重信號。

鞏工商界關係 抵禦單邊主義

一是中國渴望鞏固與全球工商界的關係,意在共同抵禦美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引發的混亂。習近平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指出,「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在維護世界經濟秩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也承擔着重要責任。」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全球商界領袖在穩定全球產業鏈、應對不確定性方面,具有關鍵支撐作用。他們的影響力有助於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性,有益於戰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給世界帶來更多信心。

二是中國為穩外資細化「路線圖和時間表」。習近平強調,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已經對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習近平還具體談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多項舉措,包括「降低市場准入門檻」、「保障在華外資企業同等享受國民待遇」、「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等。

續開放金融互聯網電訊領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部副部長、研究員張茉楠分析稱,從擴大開放看,中國將進一步開放金融、互聯網、電訊、醫療、教育等服務領域,鼓勵外商股權投資。當前,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也吸引外資加速合作。從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看,中國正「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優化跨境數據流動規則等舉措,有效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白明稱,中國高質量對外開放的目標不僅是讓外資「來得了、有發展」,更是讓外資不再只是「候鳥」,而能「落地生根」。

張茉楠認為,隨着美國「對等關稅」臨近,全球貿易衝突和保護主義上升,國際秩序面臨二戰以來最大挑戰。中國近年推出一攬子經濟增長方案,包括擴內需的發展戰略和逆周期的政策調節,持續釋放本國消費潛力,系列舉措為外資提供穩定預期和市場空間。

(明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