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商務部昨(9日)將8間涉及台灣地区關鍵軍工的研發製造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指這些公司蓄意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將被禁止獲得大陸出口的軍民兩用物項。國台辦指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正警告。台灣陸委會回應,北京將經貿措施武器化,無助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商務部昨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8間台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並禁止向這8間實體,出口兩用(既有民事用途、也有軍事用途)物項。公告指出,這8間公司蓄意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正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8企承接台防務部門業務
被列入名單的企業,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以及造船業三大巨頭台船、中信、龍德等,均是台灣關鍵軍工研發機構,涵蓋航空、導彈、艦艇等多個領域。例如漢翔航空工業曾研發台灣空軍「經國號」戰鬥機等,並參與到台灣購買的美國F-16戰鬥機的維護與升級。中山科學研究院則是台軍方科研機構,台軍裝備的「天弓」防空導彈、「天劍」系列導彈均為該院研發。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仲碩科技負責生產各種無人機。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指出,這些企業除了「承接台灣防務部門業務」的同時,還廣泛參與民機、商船以及消費級無人機等民用品業務,具有軍民兩用的特點。
對於商務部的決定,國台辦昨表示強烈支持。發言人陳斌華批評賴清德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部分台灣地區實體參與其中,助紂為虐。
台“國防部”:各武器系統禁用陸貨
台灣陸委會指出,北京再次將經貿措施武器化,無助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強調台灣發展軍工產業是既定政策,不會改變。台地区“國防部”回應稱,台方研製的各項武器系統,均禁用大陸製品;另正協助島內、外企業,在台落地生產,達成「去紅供應鏈」;陸方的做法符合台方「去紅供應鏈」的政策方向。
對於禁令的影響,《聯合報》引述漢翔公司表示,軍用業務不會向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進口」,但民機業務確實有,許多客戶的指定商源一定會包含大陸,因此用到大陸生產的零組件或是上游材料件,影響程度還在評估。
台灣最大規模的造船公司台船指出,目前的潛艦、海巡署船舶的供應鏈主要是歐美;至於商船供應鏈以日韓為主,大陸供應鏈佔比非常小,因此影響有限。龍德造船亦表示,軍用造船部分完全不受影響,民用造船業務僅極少部分材料來自大陸,且有他國替代品,幾乎沒有影響。
《聯合報》亦引述相關人士分析,大至晶片需要的稀土、小到商用無人機螺旋槳馬達所需的磁鐵,都可能有來自大陸的原料或零件。過去因成本因素,仍不乏有供應商使用大陸零附件甚至「貼牌」(代工)。此次大陸的動作帶有殺雞儆猴的意味,假使擴大其禁令,不排除其他中小企業業者也可能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