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法國總理勒科爾尼就任才過一周,全國各地周四(18日)再次爆發大型示威和罷工浪潮,施壓新內閣重新考慮財政緊縮措施。示威主辦單位宣稱有100萬人參與,內政部則評估有50萬人,出動8萬警力應對,合共拘捕逾300人。罷工橫跨多個行業,公共交通、醫療服務以至學校都受影響。法國總統馬克龍任期只剩年半,其民望低迷引發的政治亂局,令國家經濟和債務前景雪上加霜,有淪為「新歐洲病夫」之虞。
癱瘓交通 醫療服務學校影響
法國各大城市有逾250場遊行示威,不同工會同日發起罷工行動,因鐵路、巴士和電車司機等參與,加上示威者堵塞街道,多地公共交通受阻,醫院員工和藥房藥劑師的罷工則導致逾九成藥房關門。約六分之一中小學教師參與罷工,就連校園食堂職員也加入,巴黎、亞眠以至勒阿弗爾等地的個別高中和大學更被學生封鎖。
各大工會要求增加公共服務開支、增加富人稅和取消貝魯內閣提出的預算削減,其一工會首腦明言「須由街頭(民眾)決定預算」。馬克龍去年6月提前選舉令法國國會變成左翼、極右和中間派無一獨大的分裂形勢,預算案因此長陷僵局——勒科爾尼已是過去一年第三名總理,其前任貝魯便因緊縮預算案受阻,在國會信任投票中落敗下台。
左翼逼徵富人稅 馬克龍內外交困
貝魯緊縮預算的其一主要考慮是遏止法國國債飈升——法國償還國債的金額估計今年會升至670億歐元,高於教育部和國防部以外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的開支,到2030年前後料進一步增至每年1000億歐元。評級機構惠譽上周將法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歷來最低的A+。
經濟學家祖克曼(Gabriel Zucman)此前提出向超級富豪開徵富人稅的方案,獲社會黨等泛左派政黨支持,要求馬克龍及其總理執行。勒科爾尼仍未披露其預算計劃,但在上任首日暗示可以考慮富人稅,隨即引發商界和內閣中的保守派成員反彈,質疑打擊投資信心。
在俄軍侵烏未有停戰迹象下,債務危機和政治亂局顯然令馬克龍內外交困,甚至浮現法國變成新歐洲病夫的討論。政治評論家巴弗雷稱:「在法國以至歐洲的主權和自由岌岌可危的關鍵時刻,法國卻發現自己被混亂、軟弱無能和債務所癱瘓。」
(BBC/衛報/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