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親批俄貨店 國慶新張拍烏蠅

【今日点击】近兩年來,宣稱銷售俄羅斯特產的店舖「俄貨店」、「俄羅斯商品館」、「俄羅斯國家館」等,一夜之間在各大城市湧現。這類店面往往以高飽和度的藍色為基調,店頭亦以藍白相間的大熊做標誌。內部裝潢多較簡單,部分甚至只是臨時搭建的棚屋。

十一黃金周前夕,俄出口中心授權代表俄羅斯能源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伊利亞.羅曼諾夫稱,在俄國總統普京批准的國際出口合作國家項目的框架下,首間「俄羅斯國家館旗艦店」在北京開張。

記者昨日探訪這聽似「高大上」的官方旗艦店。與其他「掛俄貨賣國貨」的噱頭商店不同,「俄羅斯國家館旗艦店」內俄國原產的商品佔據所有貨架。記者隨機翻看幾樣產品標籤發現,標籤上原產地標識皆為「俄羅斯」,並標註中文標籤,還有產品條碼。

「真俄製」招徠 酒水貴網上一倍

店內很多海報都突出「Made in Russia」字樣,門店內還張貼「國企背書、正品直採、官方溯源」宣傳。「純俄貨」令人感覺此店有點誠意,至於產品價格,與電商有出入。記者拿起手機格價,在電商平台發現,同樣包裝的酒類,該店價格幾乎是電商平台的一倍。糖果、朱古力類,也都比電商稍貴。果汁類產品實體店售價則比電商稍平。

社交平台關於「俄羅斯商店」的爭議一直很多。截至去年12月18日,國內有3532間俄羅斯商品相關企業,其中841間為去年註冊。同時網上討論給這些店舖打上「洗錢」、「智商稅」、「加盟割韭菜」的負面標籤。

此前有博主揭露,某店賣的「俄羅斯榴槤糖」、「俄羅斯駝奶」、「牛筋腸」在俄國本土不存在,全是中國貨。社交平台上也有俄羅斯女博主探店時表示,自己首次見到這些「家鄉美食」,被網友打趣「全場只有她是純俄羅斯產的」。

關鍵平衡正貨價格競爭力

儘管時值國慶假期,記者昨逛店期間,沒看到其他顧客進店消費。對這間承載着「官方合作」光環的旗艦店,如何平衡正品保障與價格競爭力,是最需破解的問題。該店網絡平台下的留言,有人寫下「希望店能多撐一陣子」等字句。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