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媒】中国各地輿論管控趨嚴,《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前晚撰文批評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對社會的精神繁榮形成了羈絆效應。文章稱,中國發展得這麼好,不是「管出來的」,而是釋放了社會活力,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式創造出來的;他呼籲在憲法秩序下推進社會的寬鬆和自由。
胡錫進在網文《我們憲法秩序下的寬鬆和自由,如何不斷推進?》中認為,中國整個國家空前自信,惟中國社會寬鬆自由發育不足,真正問題出現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上。處理問題時,一旦官僚主義加入進來,就會層層加碼;而形式主義一經擴散,肯定造成基層寬鬆與自由空間的縮小。
文章批評,一些地方出了事情,地方政府基本不敢召開記者會;而互聯網上一旦質疑某事,涉事地方的官方和輿論機構都非常緊張;而有些地方政府,則使出大力氣對付小問題。在應對具體問題時,把「不出事」作為最高信條,由此損害了基層的正常生態,從而損害了憲法秩序下寬鬆與自由的同步發展。
網紅被封原因未明 官媒促處置更透明
內地戶晨風、張雪峰、藍戰非等網紅上月突然被封殺,但涉事原因未明。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旗下公眾號「撈輿工作室」上周三就此發文稱,外界對這些網紅被封理由有各種解讀,但基本都是猜謎語。文章認為,網絡平台管理也應遵循法治精神,有必要將處置程序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