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四(10月30日)早上在韓國釜山會談。在此之前,特朗普發文用「G2」來形容這次會晤。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稱:「G2即將召開!」白宮其後截圖並轉發這個貼文。
中美「G2」的提法早在2004年底就已出現。當時,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長伯格斯滕(C. Fred Bergsten)率先提出將中美「G2」作為美未來應着力培養的四組G2關係之一。
這四組G2關係分別為:美-歐盟、美-中、美-日、美-沙特。這可視為中美「G2」構想的開端。與此同時,美國內也有一些學者抱怨G7無能,呼籲美中日歐「G4」或中美「G2」取而代之。
2009年初奧巴馬政府上台前夕,正值中美建交30周年,卡特政府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Mark Brzezinski)和尼克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等人公開倡導建立中美「跨太平洋戰略夥伴關係」和「非正式G2」,使中美「G2」構想從經濟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
布熱津斯基2009年1月17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再次強調:「在雙邊關係方面,美國應加強與中國的關係,確立中美G2關係。」但對於國際關係專家建議成立「G2」的倡議,中國似乎並不熱衷,官方層面對此並未有公開積極的回應。一般認為,中方是出於自身的發展中國家定位以及考慮到與新興市場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拒絕「G2」的倡議。
题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2025年10月30日早上在韓國釜山會談。在此之前,特朗普發文用「G2」來形容這次會晤。(網頁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