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周一(10日)開始,在美國角色淡化之際,中國儘管同樣未派出最高層赴會,卻隱現新增的影響力。《紐約時報》指出,在美國妨礙氣候行動、歐洲難以實現綠色願景之際,中國正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全球化且成效顯著,全球南方各國正加速發現可再生能源,並開始採用電動車。COP30主席、巴西外交官多拉戈坦言,富裕國家已失去克服氣候危機的熱情,相反中國正在製造和使用潔淨能源設備上迅速領前,「這是好事」。
據《紐時》報道,巴西、印度、越南等國正加速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埃塞俄比亞和尼泊爾等則跳過燃油車,直接邁向電動車,尼日利亞計劃建設首座太陽能板製造廠,摩洛哥也擬興建電池產業中心來向歐洲汽車製造商供貨。以上不勝枚舉的例子,背後推動者正是中國。報道形容,中國企業因應國內太陽能板、風力渦輪機和電池市場飽和,開始將產品出口到能源需求旺盛的發展中國家,中企還向越南太陽能板工廠、巴西電動汽車工作等項目投資數十億美元。
實質推動全球南方能源轉型
今屆COP30在巴西北部亞馬遜雨林門戶城市貝倫開始舉行,東道主多拉戈(André Corrêa do Lago)在會見傳媒時,盛讚中國在生產潔淨能源設備的貢獻,「更多國家應跟隨中國帶頭,而非為在競爭落敗而投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淨零排放政策實驗室分析指出,2011年以來,中國在全球製造投資總額已超過2250億美元(約1.8萬億港元),其中3/4流入「全球南方」國家,經通脹調整後,總金額甚至超越二戰後美國在歐洲實施的馬歇爾計劃。
這變化不代表可徹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但對比西方國家口惠而實不至,「全球南方」各國至少踏出第一步:即使仍大為依賴化石燃料,但也引入更多可再生能源來滿足需求。《紐時》指出,這既為了節省成本,也有能源安全的考量,許多國家試圖減少進口化石燃料,以緩解外匯儲備壓力,而中國技術的低價令以上能源轉型成為可能。多拉戈坦言,從氣候角度看,「發展中國家正在拿出解決方案」。
(紐約時報/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