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簽撥款案結束停擺 民主黨被指獲空頭支票

【政局】美國眾議院周三(12日)晚正式通過一項聯邦政府臨時撥款法案,隨即交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從而結束持續43天的美國聯邦政府歷來最長停擺。雖然部分民主黨人倒戈,投票支持重開政府,他們僅獲得「在參議院表決《可負擔醫保法》(ACA)稅收抵免議案」的承諾,甚至沒有眾院表決議案的保證,被指等同「兩頭落空」。不過,醫保補貼仍是民主黨下一輪主要攻防焦點,眾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表明「會繼續為醫保而戰,決心解決『共和黨醫療危機』」。

控制的眾議院以222:209票通過法案,6名來自游離選區的民主黨議員倒戈投票支持法案,僅兩名共和黨人反對法案。

特促選民記取民主黨製混亂

特朗普在白宮簽署法案時痛斥民主黨製造混亂,敦促選民到明年中期選舉時「記住這場混亂」。他指民主黨令國家損失1.5萬億美元(11.7萬億港元)。不過,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實際經濟損失為140億美元(1092億港元)。

民主黨最初憑着「拉布」戰術促成停擺,堅持要求共和黨同意延長年底到期的ACA補貼,作為重開政府的前提。不過,法案最終在7名民主黨議員和1名親民主黨的獨立議員倒戈下,周一在參議院過關。作為結束停擺協議的一部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圖恩承諾,最遲下月第二周就延長ACA津貼投票。

僅參院承諾表決延長醫保補貼案

上周二地方選舉獲勝令民主黨士氣高漲,但部分民主黨議員倒戈與共和黨的妥協,僅換取參議院承諾表決延長醫保補貼議案,且沒有眾議院表決議案的保證,特朗普亦多次表明不願續簽補貼,一些民主黨人對此表示不滿,伊利諾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指參院的表決承諾只是「空頭支票」。

(BBC/彭博社/紐約時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