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美韓周五(14日)公布貿易和安保協議細節,貿易焦點是美國將把韓國汽車及零部件、木材等貨物的進口關稅下調至15%;安保焦點則是美方核准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艇,並表明將與韓方密切合作推進相關項目的條件,包括供應燃料的途徑。韓國總統李在明稱,核動力潛艇是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所需的核心戰略資產,韓高官亦確認相關潛艇將在本土生產,中國駐韓大使戴兵曾周四指出,韓美核潛艇合作已超越商業範疇,事關全球核不擴散,以及朝鮮半島和地區穩定,希望韓方慎重處理。
對韓關稅下調至15% 未列生效期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29日訪韓期間,跟李在明就美韓貿易和安保達成協議,然而兩國一直推遲公布相關細節。事隔16日,美韓昨天同時公布「共同事實清單」(Joint Fact Sheet),但並未列明美對韓關稅下調至15%何時生效。對此韓國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日前曾表示,在兩國簽署投資諒解備忘錄(MOU)後,韓國政府將向國會提交關於設立對美投資基金的特別法案,美方將對韓輸美汽車關稅最新安排追溯至韓方提出法案當月的1日起適用。
對於特朗普曾稱韓國的核動力潛艇將在美國費城建造,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魏聖洛周五表明「從始至終,兩國領袖的討論是基於『在韓國建造核潛艇』為前提展開」,指核動力潛艇建造地點問題「目前被認為已獲解決」。
然而,韓國《中央日報》分析指,由於核動力潛艇以核材料作為動力來源,法律、技術及外交層面的障礙環環相扣,僅靠政治聲明,並不能保證核動力潛艇最終能實際部署。魏聖洛上月底表示,韓國必須檢視並調整取得核動力潛艦所需的法律程序,因現行的美韓核能協定排除軍事用途。
昨日公布共同事實清單寫明,美方基於雙邊《123協定》和國內法律要求,支持韓方以和平為目的展開鈾濃縮和已使用核燃料處理的相關程序。《123協定》是美國為促進與他國進行和平核能合作而簽署的協議、具備國內法律約束力,其中第13條禁止核能合作涉及爆炸品或軍事用途。《中央日報》指出,第13條相當程度制約韓國使用美國核技術程度。因此,許多專家認為特朗普與李在明討論的核動力潛艇,在現行協定下不無問題。此外,美國能源部迄今仍將韓國列為核能安全的「敏感國家」,可能加諸額外限制。
美韓核協定排除軍用 或需新協議
曾任美韓核能協議韓方首席談判代表的朴魯壁表示,上述問題處於法律灰色地帶:「雖然韓美討論的核動力潛艇與核武或爆炸品無關,解釋為和平用途的延伸理論上說得通,但看起來仍超出現行規定,可能需要達成另一份新協議。」
另有分析認為,澳英美三邊安全伙伴關係(AUKUS)可作為韓國獲取核潛艇的參考模式。AUKUS於2021年時任美國總統拜登任內簽署,允許澳洲自美國和英國獲得核技術與核材料建造核動力潛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