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讯]据BBC报道,8月18日,中国大陆海协会长陈德铭,出席在北京的“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
他在致词时表示,“中国大陆有40多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全都是台湾青年发挥的舞台,假若台湾青年来大陆工作,不管是职缺还是薪资一定让台湾青年『有尊严』”。
而就在同一日的浙江义乌,中国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上午先是出席了阿里巴巴的活动,并在会中鼓励阿里巴巴“多雇用台湾年轻人”,随后,又在中午与台湾青年代表聚餐,下午又出席会议,向“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以及新“示范点”共31处进行授牌仪式。
张志军在致词中表示,两岸青年“肩负者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们要多提供机会跟舞台,让两岸青年多来往、多交流跟交心,彼此成为共同打拼的伙伴”。
他说,未来绝对会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台湾年轻人在大陆创业或就业。
两位涉台高层,都在同一日出席有关台湾青年未来在大陆发展就业的重要活动,而根据《中国台湾网》的资料,在8月前中方已经成立21处新创基地与1处示范点,8月更是大举扩点,观察人士说,明显可看见这些日子以来中方对于台湾青年不断抛出新诱因。
拉拢“天然独”世代?
许多调查显示,台湾年轻人普遍对中国大陆当局缺乏好感,而以身份认同来看,20岁至29岁的年轻族群将近9成都认同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这个世代也被赋予一个“天然独”名词。
而随着中国大陆对台湾年轻人抛出更多优惠条件,吸引前往大陆工作甚至创业,也被部分台湾人士视为是大陆当局开始以金钱实施“统战”的动作。
不同的是,过去是以陆资方式进入,现在则是反向开出许多红利,希望台湾年轻人直接过去。

Image copyrightBBC CHINESEImage
caption台湾曾在2014年发生“太阳花学运”,张志军认为,那是因为年轻人出于“对现状不满、对未来迷茫”的结果
台湾经济部两岸产业研究小组召集人,现任工研院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在接受BBC记者访问时表示,“中国大陆当然会有这样的政治考虑”,用各种优惠吸引台湾年轻人,会让台湾许多较排斥中国大陆,或是『天然独』世代,会主动接触大陆,改变一下想法,中国大陆一定是这样思考”。
但杜紫宸说,“台湾的年轻人只有在选举时,会对台湾的主体性相当坚持,但是从经济或是就业层面来看,就没有特别的偏好”。以创业来说,年轻会先考虑“创业条件”而非“政治取向”,除非是太热衷的政治狂热者,不然年轻人一定先比较创业环境。
因此他表示,就客观条件而言,大陆确实有他的好处。而蔡英文政府上任后,台湾是否也能给年轻人更好的就业环境,让台湾人才愿意留下来,将是蔡政府更大的难题。
太阳花世代不满?
而在义乌的会议上,张志军致词中也提到,台湾在2014年发生了太阳花学运,但活动“不单是对国民党的不满、也是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感到的迷茫”。
BBC记者对此询问太阳花学运的核心人物,现任立委黄国昌,他则是回应:“我想张志军刻意漏掉了一个核心因素,那就是台湾年轻人对中国长年『以经促统』的不满”。当时的学运在学生团体抗议下,最后台湾暂停与大陆签属服务贸易协议,在蔡政府上台后,目前两边并无互动。
而对于张志军的“新说法”,杜紫宸则表示认同:“这也是事实,台湾年轻世代在过去几年的多种抗议跟活动,就是对于台湾当时政府所塑造出来的未来感觉非常担忧”。“世代不正义”也是现在台湾年轻人所关心的,甚至被忽略,随后执政的国民党也因此在总统大选被很多选民“投反对票”。
杜紫宸认为,但台湾青年理性看待的话,会觉得在大陆发展的可能性会多更多,因此张志军说明的两点是客观事实,但他强调不是要年轻人都去大陆创业或就职,要评估自己的适性。
台要重视人才培养
杜紫宸表示,大陆吸引台湾人才,确实是他们的国策之一。在总统大选完后,大陆当局也发现“三中一青”(中下阶层、中小企业、中南部民众),没那么容易撼动。反倒是“一青”的青年人变成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其实之前就有在慢慢运作。

Image caption两岸政治经济专家杜紫宸认为,中国有几百个创业基地正在运作,台湾也要拿出应对方案,才能留住人才
对于目前局势,杜紫宸说,其实中国政府不只是想培养台湾人才,在全中国有上百家他们国内的新创基地在在陆续运作,台湾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要循序渐进培养人才,不要短视近利。
杜紫宸举中国虽然有数百个新创基地,但对台湾的新创基地只要“在精不在多”即可,他说“我不觉得他们多成立新创基地,就会对台湾年轻人有更大吸引力”,台湾年轻人熟悉、比较愿意去的还是在台商较活跃的沿海地区。
他认为中国只要集中火力在重大城市针对台湾年轻人发展新创基地即可,“如果在甘肃搞一个新创基地,台湾年轻人不愿意去的”。要是中国大陆持续分散各地,设立台湾青年新创中心“我觉得不会奏效”,他说。
台湾能留住年轻人?
一位曾在上海短暂发展摄影事业的郭姓30岁摄影师,就向BBC记者表示,大陆新创基地有提供这么好的诱因,当然会让年轻人很向往,“政府都帮你打点好所有细节,甚至赞助你,如果有心去冲,真的是个好机会”。
张志军也在会议上提到,台湾青年起薪只有22K新台币(约700美金),来大陆一线企业工作才有更多机会。杜紫宸表示,这对台湾是个警讯,因为“台湾企业给年轻人薪水真的太低了”,很多台湾企业都觉得新人是来学习、对公司不会有贡献,因此只愿开低薪,这是不健康的。
杜紫宸表示,如果将来好人才不断流向大陆,台湾企业只能用22K雇用次等人才,然后持续不看好年轻人,那非台湾之福,“应该把年轻人当作资产培养,初期的前三年也许年轻人都在学习,一旦他们发挥所长,那一定会有超乎意料的效果,也许可以签合约,先给予较好薪资,再视表现调整”。
但他感叹,台湾企业大多数没有人才培养的观念,以致会有恶性循环,“台湾一流大学毕业生,一看到对岸更高薪水就二话不说直接过去了”。他认为台湾政府应该协助企业如何有效训练,把年轻人当作资产培养,否则人才迟早会被大陆给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