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沙联手稳油价 伊朗取态是关键

     【熊猫时报时事评论】世界最大的两个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日前表示,他们将联手试图稳定石油市场,不排除进行冻产的可能。俄沙关系出现转机,但能否最终柳暗花明,还要看伊朗的态度。

  俄罗斯和沙特的原油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中沙特是世界最大出口国,俄罗斯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外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两国对油价的态度,决定了世界油价的走向。在今年四月,两国一度达成限产的协议,在最后关头沙特要求伊朗也加入限产行列,使协议破裂。

  沙恐伊成中东新霸主

  沙特之所以要拖上伊朗,不仅出于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更是出于地缘政治争夺的考虑。目前沙伊两国在敍利亚、也门、伊拉克分属不同阵营,通过各自的代理人开战。沙特认为,伊朗输出的伊斯兰革命,对沙特皇室政权是致命的威胁,必须进行全面反击。

  伊朗原本因为核问题被西方全面制裁,沙特在美国扶植下在中东掌控主导权,但伊核谈判成功之后,西方逐渐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德黑兰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各国纷纷商谈合作,伊朗极有可能成为中东新霸主。在此背景之下,沙特大为惊慌,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遏制伊朗,期望打压油价来减少伊朗的外汇收入,进而打压伊朗经济建设的进度。

  但沙特这招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并没有完全奏效,沙特自身反被拖入无底深渊。沙特四面出击,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再加上福利政策无以为继,使沙特不得不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以及股票基金。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沙特财政到明年就要面临透支风险。

  四面楚歌的沙特,今次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就是希望俄罗斯向伊朗施压,迫使德黑兰一起加入限产联盟。不过,伊朗未必会对俄罗斯言听计从。德黑兰认为,在高油价时期,伊朗因为受到制裁而没有分到一杯羹,如今制裁放开,正好开足马力加大生产,以补偿过往的损失。沙特与伊朗的矛盾仍然是决定国际油价的主要矛盾,只要两国关系无法改善,限产之说就无从谈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