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负面教材」 美选战丑陋家长为难

2016總統大選超乎公民課本常軌,但讓家長及老師有機會教子女、學生討論一些有價值的人生經驗。(美聯社)
【熊猫时报讯】许多家长可能希望子女关心时事、了解政府运作,甚至盼望他们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伟大和悠久的选举传统;但小朋友若关注今年总统大选,恐怕学会一堆他们到初中阶段才会碰到的不文明行为,和龌龊的性暗示字眼,让家长不知道要如何开口和子女讨论今年的总统大选。

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社区健康中心主任蜜雪儿‧保罗(Michelle Paul)的两个子女已经17岁和21岁;她说,如果他们年纪再小一点,会向他们说明选举之所以龌龊,是因为「两人都有强烈动机要赢,因此用了极端的字眼」,甚至互相攻讦。

家长也可以说明,通常选举不是这样贱招百出,甚至向子女承认,「许多大人也在问:『我们希望我们的政治领袖为了胜选而这麽做吗?』」

保罗说:很重要的是向子女说明,「还有更好的方法处理歧见。譬如说,在我们家裡,目标不是争出胜负分明。我们的目标是透过解决问题及了解彼此立场,而更亲密和谐。」

向小朋友解释选战刀光剑影是一回事,但是这次总统选战出现描绘性事丑闻的咸湿字眼,还真难以处理。

不过,也有专家从正面看待,觉得超乎公民课本常轨的2016总统大选,让家长有机会教子女一些有价值的人生经验。

拉斯维加斯克拉克高中公民课老师艾咪‧安德鲁(Amy Andrews)说:「我认为家长希望子女学到东西,希望他们能客观看待事情。」

保罗说,或许不必对小朋友详尽解释。甚至可以等到子女就寝才打开电视机听新闻或政治谈话秀;万一子女问了起来,保罗认为倒是讨论人们互相尊重的大好机会。针对子女的年龄,尽可能诚实讨论。

家长可以告诉子女:「川普先生那天犯了错,他也承认。我们要从错误学习,谈论别人时要互相尊重。」

安德鲁说她不迴避任何问题,她课堂上有些学生已是登记选民,她鼓励学生别去注意枝节,「要专注议题,看清楚候选人的立场」。可是,要对青少年解释可就棘手了。安德鲁说:「他们会问问题,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回答他们的发问。」

安德鲁强调,要掌握子女的年龄,适当作答。她建议可以向子女说明选举过程,甚至在投票日带子女到投票所参观。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