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振全球经济?高盛提出反直觉的「高油价」对策

  

  【熊猫时报讯】高盛集团称,石油价格上涨将是全球经济的福音。

  该行分析师Jeff Currie和Mikhail
Sprogis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原油价格高的话,沙特之类的国家将收大于支,而金融市场会帮著把这些多馀的资金撒到世界各地,进而推高资产价值和消费者信心。

  这是一个反直觉的理念,尤其是对任何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的人来说–当时中东局势动盪油价上涨,令许多发达国家陷入衰退。那时候,高油价意味著资金从消费强劲的发达经济体流向消费低迷的新兴经济体,让货币退出流通、令经济停滞不前。

  分析师写道,本世纪头10年事情发生了变化。现代金融体系吸纳了低消费产油国的储蓄,然后让这些钱在世界流转。高盛称,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麽本世纪头10年随著油价升破每桶100美元,全球经济突飞猛进,然后又随著近期原油暴跌而放慢。

  「当今和1970年代的区别在于,通过一个成熟得多的金融体系,石油製造了全球流动性,」他们写道。「2000年代,更成熟的金融市场能够把这种过剩的储蓄转化为更强的全球流动性,进而推高资产价值、降低利率,并改善了全球的信贷环境。」

  高盛早些时候上调了对明年一季度WTI原油价格的预测,从每桶45美元上调至55美元,因其预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周将就减产达成一致。报告称,这应该被视为全球增长的利好。

  过剩储蓄

  按收入计算,高盛是华尔街上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因此,其分析师的观点在自然资源投资者心中极有分量。

  报告称,从2001年到2014年,随著油价攀升,美国之外的过剩储蓄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7万亿美元。这些储蓄帮助推高了住房、金融资产等东西的价值,促使消费者信贷市场变得宽鬆。

  在油价开始下降的2014年,中东地区经济体开始消耗储蓄来满足预算要求,进而降低了全球流动性。油价与全球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报告称,当这些经济体的预算开支与石油收入相抵时,金融外溢效将会停止,正如上世纪80和90年代一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