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途径多 中国人的债务越来越重

  

  【熊猫时报讯】中国人的存钱习惯世界上其他国家几乎无人能敌,不过随著借钱选择层出不穷,中国人正在开始背上更多债务。

  据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一年,94%的消费者通过个人信用或贷款等途径借过钱,高于两年前的85%。调查显示,通过网络P2P平台借钱大幅增加,汽车贷款和按揭几乎翻番。

  活在当下是中国人的新信条。英敏特驻上海高阶分析师Aaron
Guo表示,这在二十几岁的消费者当中尤为盛行。他说,年轻人愿意把更多钱花在有特别功能的产品或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上,而他们的父辈往往把更多的钱存起来,有时候甚至很节俭。

  长久以来,储蓄是中国人个人理财的基本原则,也是购车、购房和生儿育女的重要前提。中国央行的资料显示,中国住户存款高达59.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8.67万亿美元)。而这样一个国家正在经历影响深远的转变。

  这种花未来的钱享受当下的新意愿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提振消费,推动中国经济摆脱对传统增长引擎的依赖,实现再平衡。在颇为强劲的零售销售的提振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7%;2016年迄今,中国零售销售增长了10.3%。

  借贷的潮流可能纔刚刚开始。英敏特报告称,中国家庭的贷款馀额接下来五年将以14%的速度增加,到2021年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

  楼市火爆也对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2015年以来,房价飙涨提高了家庭的中长期贷款,促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愿意从网络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借款。在这类金融服务公司当中,有两家与中国最大的电商有关。阿里巴巴的附属公司蚂蚁金服营运著消费金融贷款平台花呗,其竞争对手白条则由京东旗下的金融子公司运营。

  即便如此,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消费者的存款往往要高得多,因为他们要为医疗保健和学费等大笔支出做准备。英敏特研究发现,接近半数的消费者表示如果有额外的钱,他们宁愿增加储蓄,而非增加支出。

     熊猫时报近期也报道,大学最近也流行裸贷,尚无还款能力的大学生未出校门就已经背上债务,问题值得重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