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2015年選舉期間與2016年當選後,多次自詡她領導的政府一定是「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但520執政後,歷經國內外多次事件,卻完全走樣,「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變成「最不會溝通的政府」。究竟是領導人性格問題、溝通技巧與能力不足、用人不當,或意識形態作祟?從一些事例就可看到病因,蔡英文恐怕無法解決蔡英文政府的難題。
台灣勞資糾紛日益嚴重,恐怕與蔡英文領導性格不無關係。她公職生涯中除了陸委會主委職務,主要資歷不是幕僚、就是立委與行政院副院長,甚少有獨當一面的工作經驗,養成臨事難決的習慣,寧可等待事緩則圓。長期從事選舉,更使她很容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討好選民。見到企業主,她就說「勞工假太多」;見到勞工,她又支持他們爭取更多假日。
身為總統,她顯然想當稱職的三軍統帥。不僅勤於向三軍院校畢業生發表演說,更經常視察部隊,訓勉他們以當軍人為榮。但再努力與軍人博感情,在她「英翔之旅」期間,軍中還是發生虐犬案、雄三飛彈誤射事件;國防部長馮世寬甚至還說出鼓勵「軍人應含笑赴戰場」、洩漏「送4萬發砲彈到太平島」的國家機密。
雙巴之行前,蔡英文對華航空服員讚譽有加,形同鼓勵華航空服員為改善工作條件而罷工。結果使華航董座棄子認輸,全盤接受勞方提議,顯然不是處理爭議的適當模式。不幸的是,蔡總統還讚揚華航勞資問題的解決是「最佳典範」,間接鼓勵其他勞工團體也走上街頭,向資方嗆聲。當潘朵拉盒子打開就很難收拾,國道收費員抗爭就是新例。
當勞方要求的假日愈多,資方便自然不高興,要求蔡政府考慮企業主權益。當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轉為「冷和」和「冷對抗」,虱目魚養殖戶和貿易商、民宿、遊覽車與旅遊業團體也日益不滿。當蔡政府處理Uber與計程車司機之間糾紛的立場出現搖擺,就招致計程車司機反彈。當蔡政府從選票考量決定年金改革方案偏袒勞工,就引發軍公教抗爭。她公開表示,身為總統,她的工作不是輪流討好人。問題是,她處理各種議題的表現就是輪流討好不同群體,結果上述社團都準備上街頭,向蔡政府抗議示威。
「史上最會溝通的政府」處理國內事務這麼不靈光,大家有目共睹。具有英美兩國學位、國際談判經驗豐富的蔡總統,對外溝通總該得心應手吧?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台灣與大陸爭奪五名台籍電信詐騙犯,因受害者為大陸人,肯亞遵循「一中原則」,讓北京捷足先登,五名通緝犯遣送大陸,是非戰之罪;但兩岸如果有「九二共識」作為互信基礎,台灣至少還可參與調查。
與日本溝通就更荒腔走板。全世界沒有國家承認日本的沖之鳥是島,惟獨台北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說,聯合國大陸礁層界線委員會(UNCLCS)決定未出爐前,「我們在法律上沒有特定立場」。為了媚日,竟不惜犧牲台灣漁民權益。
日本2008年11月向聯合國提案,宣稱沖之鳥是島,藉此主張200海里專屬經濟海域。聯合國該委員會2012年5月拒絕認定,要求日本提更多事證,不啻實質上駁回。行政院竟「不持特定立場」,擺明在愚民,存心唬弄台灣民眾。蔡政府本想討好日本,爭取漁權,但南海仲裁連太平島都降格為礁,日本為避免鬧更大笑話,決定中止台日漁業談判,蔡政府賠了夫人又折兵。
海牙仲裁庭的仲裁否定「九段線」,太平島地位被貶抑為岩、礁,兩岸均受傷。但因屬中國意料之內,加上大陸國力不斷攀升,北京不承認、不接受仲裁,國務院發表白皮書宣示南海政策堅定不移,並運用外交工具分化美菲關係,受傷程度在可控範圍。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萊斯7月底訪中國,幕後原因可能是北京向華府暗示,如果美方不尋求解決,中方將在南海宣布設置防空識別區、加速建設黃岩島與軍事部署,並推遲甚至取消中美雙邊投資條約(BIT)談判,升高緊張情勢。不幸的是,美國事前完全未將南海仲裁結果告知台北,讓蔡總統首次感受遭美國這個盟友背叛。當華府決定與北京重修舊好,也未事先知會台北,讓蔡政府受「二度傷害」。
從這些事證看,蔡政府因領導人性格與溝通技巧、能力都不足、用人不當,才有行政院發言人和國防部長的脫線發言;更因意識形態局限,所以虱目魚、旅遊業和各種社團都要上街,因為會鬧的人才有糖吃。更關鍵在兩岸關係若能擺脫「冷和」和「冷對抗」,美中爭取台灣都來不及,絕不會像現在這樣騎到台灣頭上,出賣或欺壓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