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无法出席ICAO 蔡英文不检讨自己?

  

  【熊猫时报时事评论】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27日至10月7日将在加拿大蒙特娄(蒙特利尔)举行,台湾迄今未收到邀请函。蔡英文23日藉接见外宾场合,表达强烈遗憾和不满,表示「这是对台湾极不公平的待遇,也是整体国际飞航安全的重大损失」。三年前台湾以贵宾身分受邀参加ICAO大会,今年却被拒门外,两岸关系走到今天,蔡英文难道只会怪人家,不深自检讨自己?从两岸关系、国际现实与台湾政经情势看,她是否有能力因应纷至踏来的挑战,愈来愈难乐观。

  首先,今年民航大会,无疑是北京对台湾发动打压攻势的第一波。接踵而至的,至少包括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会(APEC)经济领袖会议、博鳌论坛、2017年世界卫生大会(WHA),以及中华民国邦交国鬆动,都难乐观。有评论说,台湾无法拿到ICAO大会邀请函,早在蔡英文政府算计之中,甚至正中下怀。因为从现在起,来自北京的连串外交打压,都可能被民进党政府转化为台湾人民的悲情,随著2018年直辖市及县市长选举逼近,「化悲情为选票」。

  问题是,无论蔡英文执政百日的低支持率,或民调显示,台湾人民不支持她两岸政策的比率,远高于支持的比率,显示要将北京外交打压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继而化悲情为选票,都不易操作,反而让自己现形。这不仅因蔡英文眼高手低、治国无方,也因她上任四个多月,就已丧失多数民众对她的信任。

  其次,美国这次施出浑身解数,想协助台湾参加ICAO大会。9月初杭州G20奥习峰会前,奥巴马总统呼吁习近平主席「多克制点」,希望北京不要阻挡台湾参加ICAO大会。奥巴马政府除了透过美中「共管机制」期盼大陆对台湾释善意,并发动日本、加拿大、欧盟与欧洲议会敲边鼓,但最后仍不敌北京坚决反对。

  台湾参加今年5月23日的世界卫生大会前,美国国务院亚太第一副助卿董云裳曾表示,美国正在为台湾取得世界卫生大会邀请函尽最后努力。民进党卫福部长林奏延赴日内瓦前,美国要求蔡政府国安高层务必低调,以确保台湾参加世卫大会能顺利成功。9月中旬,对台湾尚未收到ICAO秘书处邀请函,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受访时声称「应该还在协商中」。显示美中「共管机制」当时仍在运作,于今看来似徒劳无功。

  蔡英文在国际组织战场失去美国庇护,未来将何去何从?如果继续拥抱美国,不理会「九二共识」,恐怕未来仍难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如果期盼她双十国庆演说,或2017年元旦演说回头接受「九二共识」,恐怕也不切实际。

  在执政百日与媒体茶会中,蔡英文强调,两岸都有责任维持和平与稳定,并表示愿意伸出橄榄枝,与对岸进行谘商谈判。然而,在北京眼中,蔡英文的善意往往只徒託空言,善意的话说完,就再也没下文。北京在世卫大会让步后,ICAO不再退让,似乎认定继续对台湾外交打压,更符合北京利益。在美中「共管机制」下,美国的确想协助台湾,最后却铩羽而归,今后会不会丧失或减弱支持台湾的热情,不无疑问,甚至可能反过来向蔡英文施压,要求她化两岸僵局为活局。

  如果蔡不接受美方建议,就难化两岸危机为转机。如果连华府意见都置之不理,未来可能得同时面对来自华府与北京的压力,重蹈陈水扁执政后期的覆辙。

  第三,蔡英文就职演说与上任之初曾指出,会致力于化解族群纷争,甚至促进蓝绿和解,强调民进党执政会「谦卑,谦卑,再谦卑」。然而,执政才四个多月,民进党处理年金改革、劳资谈判与国民党党产问题上,早已不再谦卑,反而到处展现执政的权力傲慢,与执政之初的政治承诺背道而驰。她在施政上许多「髮夹弯」,都有意识形态与选票考量,与选票无太大关系的事务,都不在考虑之列。

  台湾参加ICAO大会八字还没一撇时,绿营官员、学者即在学术会议场合,不断强调大陆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打压。绿营立委与学者甚至公开扬言,「中华台北」已不符民进党政府与台湾人民需要。看在北京眼裡,台湾不要「中华台北」,难道要用「中华民国」,莫非朝「两个中国」移动?让北京无法接受的,还有台湾期盼参加ICAO大会之际,绿营却推出「以台湾名义入联合国」活动,来纽约造势,如此与陈水扁执政时大张旗鼓推动「一中一台」有何区别?

  台湾参加民航大会被拒后,蔡英文是否检讨政策,接受美方建议、顺应民意,或依然坚持己见,半个月后的国庆演说,或可见一些端倪。坚持责任全在对方、不自我检讨,不是负责的执政态度。

Related posts